九广网讯:(濂溪新闻 记者 陈莉)又是一年高考时,近日,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种个性定制的“高考准考证”刷屏。用户识别二维码后进入生成界面,自行选择“参加高考”的年份,再根据提示,选择性别,并上传正面照,就可以生成相应年份的“准考证”。然而,记者了解到,这种玩法背后却有着不小的风险。
记者扫描“高考准考证”上的二维码打开链接,发现点击屏幕即可制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证”。这一过程中,可以任意选择高考年份、性别,并按照要求上传自己的正面照,之后选择自己想要的造型,填写上姓名,点击“确认信息准确无误”后,即生成带有“准考证号”的专属“高考准考证”。
一张张或泛黄发旧或清新现代的“高考准考证”上,写着高考年份、准考证号、姓名、性别及考试科目等信息,还盖有鲜红的“招生办公室”印章,最吸引人的是自己的照片也会回到18岁的青葱模样,还能根据高考年份变幻不同的造型。连日来,这样的个性化“高考准考证”在朋友圈刷屏。
【九江职大学生】:因为看到大家都在玩,所以就跟潮流嘛。
然而一位电脑专家告诉记者,这类生成器可以精准获得用户的部分个人信息及照片,稍加技术处理,就可以“攻破”一些依赖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的软件。通过软件生成器,把照片和个人信息精准结合起来,风险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此外,我们的手机也是一个支付终端。如果个人信息、手机支付终端和微信等一并泄露,危害的不仅是隐私权的问题,还有金融、资产的危险。
【九江职大学生】:这个还是有一点风险的,因为它会透露一些比较私密的个人信息,比如说个人的名字还有准考证号,还有身份证号之类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看来,不少人还是有信息安全意识的,那么对于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人,就要引起重视了,在网络上出现类似填写个人信息的游戏,要从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财产安全角度出发,不要随意填写自己、家人、朋友的个人信息,避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