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行之湖州篇4

2019-11-21    来源:简书    阅读: 

湖州之行虽时间短促,脚步匆匆,但是紧而不乱,密而能放。我与张翔兄说的很明确,事情一件件来,不必刻意,一切顺其自然。话说到此,就容我说说与张翔兄直接相关的两件事,也就是邀请函里说的湖边品蟹、室中赏砚。

初到湖州的当天傍晚,我们就来到太湖边的渔人码头。据介绍,这里以前是湖洲荒滩,芦苇丛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规划,开始建起了宾馆、餐厅、各种娱乐场所,我们就餐的是一家叫红樽舫的湖景餐馆,我和老虬趁张翔兄点菜之隙,缓步湖边,领略了一下黄昏时的湖景秋色。

此时的西天正晚霞落照,涂抹些橘黄柔影在大地上,各式的现代建筑高低错落,此起彼伏,显得有些朦胧,湖岸一排椰林在晚风微拂下,婆娑多姿,最为惹人爱怜的还是浓情正郁的桂花树,不仅树冠葱郁,而且桂馥流丹,那份清气,直让人感到,桂花的细碎谦逊,有时也疯狂,那是积攒了一年的力量,集中在这一周怒放,让我们恰好赶上。晚霞映在湖面有些闪烁,与天边相接,宛如一幅巨大的背景画。湖中不远处,渔舟隐隐,摇荡在晚风中,颇有几份打鱼归来的意趣。但我很快就意识到,那不过是做成的一道景观,这里早已不是当年渔舟唱晚的情景,而是一片繁荣商业气象,那份情境,离我们似乎渐行渐远,只停留在过去的梦里,偶尔在记忆的深处晃荡。

本想寻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远可观窗外湖景,近可凭杯盏相对,无奈好位子都由别人先占,我们只好就坐于中间一张大的圆桌旁,尽管各占一方,仍只占一小半桌面,留下一大半的空位给红袖添香。

用花纹麻绳五花大绑后的大螃蟹肥硕而橙艳,大概数小时之前也许还在横行霸道,不料此时却成为桌上任人刀俎的佳肴,世事难料。我们一边喝着烧酒,一边又双手齐下,五官灵动,蘸着佐料,说些天南地北的野史来佐餐。由于螃蟹的体硕肢多,吃起来颇为费时耗力,我们干脆放慢节奏,让晚风吹在窗外,让灯火陪伴夜色。一顿饭下来,我显得有些摇晃,亦如湖面摇晃的小舟。

如果说湖蟹算是湖州的特产,让你身心放松,一醉方休,那么砚台就不算是湖州的特产了吧,但在张翔兄的工作室里,却做成了特色,他收藏了不少的地方名砚,至少在品种上,砚种分类上,做了不少功课,在砚台这条路上,以砚交友,以砚作文,以砚遣兴,以砚寄情等多方面收获颇丰,这要归功他对砚台的偏执爱好与热心收藏。

汪曾祺说,人总是要有点爱好的。这点爱好,既要有其意趣,更要有其价值。张兄的工作室里又辟有内室,一般人不得入内,博古架上陈列着部分砚台,林林总总,不下百方,且多为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的砚种,为此,还一一作了标识。据张兄介绍,十多年来,光收藏笔记就写了几十万字,如时机成熟,静待出版后,当为砚史补阙,拭目以待。

我们在外间的茶室一边品茶,一边翻阅着到此游观的签名簿,有不少的砚家和书画家朋友都留有题字,而且书法与绘画不俗,可见题者都是高人。

背景墙上是书法家题写的“溪韵"二字横幅,这是张兄的斋号,取静听山间溪声流韵。随着注水声的倾入,茶烟缭绕间,一股来自深山溪流与遥远风吟的雅意在杯盏中盘旋。(来源:简书 作者 庐山樵)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