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这一个字,你就能战胜你周围90%以上的人

2019-09-25    来源:中国网    阅读: 

孔子和学生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见一位驼背翁捕蝉,都不用爬树,只一根竹竿,就可以捕蝉了。并且一抓一个准。心生困惑与好奇,就上前请教他是不是有什么妙法。

于是,驼背翁就向孔子解释他的捕蝉技法和心得。

其中,谈到一个重要的捕蝉心决就是:“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这句话说的是,虽然天大地广,万物繁多,但是,我呢,一心只注意蝉翼,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力,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我心只有蝉翼”这个心决,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意义重大。为何这么说?

想想我们刷抖音、看八卦时的场景就知道了。你明明是要到网上查资料,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被一个惊悚的标题勾走了魂儿。

紧接着是一个比一个勾魂的娱乐八卦大头标题让你欲罢不能……等你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正事儿要做时,一看时间,去了十分钟了。有的人更夸张,可以刷一整天的抖音,可以玩儿一整天的游戏。

等你醒悟时,发现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远,后悔不已。

如果你经常是这样的状态,那么,应该把“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我心只有蝉翼”这句话当做座右铭。你能多大程度上做到“我心只有蝉翼”,决定你能多大程度上实现你“捕蝉”的目标。

这就是要你学会“静”。

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字。

有一个外卖小哥,叫雷海为。

因为《中国诗词大会》,一夜成名。何以成名的呢?因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他以外卖小哥的身份,竟然战胜了大名鼎鼎的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一举夺冠。这不仅令当时在场的观众、评委震撼,也令全网网友们惊叹。

他为什么可以这么厉害?从他背后的故事中能知道答案。

这位80后外卖小哥,学生时代是个学霸。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但因为户籍问题未能进入大学。中专毕业后,他就早早踏入社会,跟其他人一样,开始工作,挣钱。

但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学习诗词。很多人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后,再谈学习多是两种情况:第一,为了工作而被迫学习;第二,要么干脆就懒得再学习了。就更别说,为了一些自己跟自己工作无关的学习了。但是,他不一样。尽管工作了那么多年,他对诗词的热爱丝毫不减,学习不止。

但是,因为收入有限,他没多少钱买书。所以他一有空就往书店跑,把喜欢的诗词背下来,再回到家默写。

后来,他偶然地读到了《诗词写作必读》这本书,搞懂了诗词的基本格律。从此对诗词的热爱“上了好几个台阶”,开启了疯狂背诗背词的模式:

随时随身都带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替顾客取餐的时候背,休息的时候背,推着电瓶车到维修店给车充电时,自己也掏出《唐诗三百首》给自己“充电”……

所以,他通常是,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高兴,特有成就感。

正是因为这样的日积月累,在诗词大会上,他才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直接以王者的姿势,轻松拿下了冠军。

从此之后,他开启了人生的开挂模式:媒体的采访、文化活动的邀约,还有各种企业的聘书……那段时间他总共接到超过20家企业的邀约。有国学培训机构、有文化旅游企业、食品行业,北京一家公司甚至开出了百万年薪,邀请他做形象代言人,合同一年。

但雷海为终于还是选择做和诗词有关的工作,去了成都一家教育培训学校,成了一名教研老师,日常负责诗词教学资料的编写。从此,过上了真正为兴趣而工作的生活。

从他的这段经历中,你能看到什么?

我看到的就是,在这个世人都容易浮躁的年代,很多时候,只要你能够守住这个“静”字,你就赢了。

人的欲望和念头是无穷的,但是,精力却是有限的。你把精力分给了无穷的欲望,便无暇顾及真正的目标。而“静”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你止住与目标无关的欲望与念头,从而让你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外卖小哥仅仅只是在送外卖的间隙,静下心来背诗,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那么我们在其他更多的时间里如果都“静”起来,又会创造怎样的奇迹?不言而喻。

所以,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实在是一句大实话。用大白话说,就是你能不能静得下来,直接决定了你这辈子能不能成大器。(来源:中国网)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