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不生气,再学会气死人

2019-08-01    来源:十点读书    阅读: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果有人惹你生气了,你该怎么办?

有人答:先学会不生气,再学会气死人。

不生气,见智慧

曾经看过一个小幽默:

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二位批评家相遇了。

“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

“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这世上有太多让我们生气的事。

吵架吵不过别人,生气;无缘无故被人诋毁,生气;自己的付出别人理所当然地接受,生气;被人故意踩了一脚,生气……

但生气能解决问题么?不能。生气能让对方学会理解和包容吗?不能。

有人说,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的确。无论你本身的实力如何,生气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情绪之外,对人对己都没有一点用处。

与其生气,不如像歌德一样,面带微笑,礼貌回应,“气死”对方。

看到一句话:

当你是对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生气?当你是错的时候,你又凭什么生气?所以不要生气。

有时你一生气,反而让人觉得捉住了你的痛脚,不是引来更加肆意的嘲笑,就是背地里越来越看不起的轻蔑。

卡耐基说过:“不能生气的人是傻瓜,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智者。”

别让你的时间成为垃圾时间,别让你的情绪成为垃圾情绪,别让自己和垃圾人、垃圾事同流合污,才是真智慧。

生气不如争气

老子曾讲“上善若水”。

水是从上往下自然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绕开,绕不过去就积聚力量,等力量充足之后就会“漫过去”,继续流动。

人也该有这种“漫过去”的心境。

遇到诋毁,最好的应对方式是用实力打脸对方;遇到挫折,静下心来好好想办法,一旦动气,毁掉的是自己的思考能力,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把事情越弄越糟糕。

与其生气,不如争气。

黄渤之前有段采访火了,他说:

以前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小心机,谁也不会主动搭理你;但现在(成名了),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脸都洋溢着笑容,让人感觉世界很美好。

你弱的时候,坏人总是最多的,生活总是最糟糕的。身边听到最多的话是讽刺,哪怕表现的再好,得到的赞扬都寥寥可数。

弱肉强食的社会,再生气都无能为力。你只有变强,才能赢得尊重。

寒山曾有经典一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把生的“气”用来给自己加油,奋力成长,才有可能在未来用强硬的实力“气死”他!

不生气,你就赢了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虽然看着弱小,却是野马的天敌。

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液生存,在它攻击野马的时候,常用锋利的牙齿刺破野马腿部的皮肤,然后用尖嘴吸血。

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摆脱它,因为它实在太小了。

蝙蝠常贴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喝足,才满意离去,而野马最终会无可奈何地死去。

人们常常会认为野马是被蝙蝠吸血而死,但据生物学家分析,蝙蝠吸食的血量其实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压根不至于让野马失血而死。

真正造成野马死去的,是野马在被蝙蝠吸血之后的“情绪失常”,暴怒让它们自毁灭亡。

人也和野马一样,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暴跳如雷,烦躁不堪。

其实,你镇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就会发现,根本没必要生气。

有些人喜欢说三道四,八卦别人的私生活,有些人喜欢盲目跟风,乱传谣言,有些人不懂礼貌,文化层次还低。

你去和他们生气,就像野马因为蝙蝠生气,明明微不足道,却把自己折腾得窘迫难堪,还有可能危及健康,这不是“自作自受”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和人吵架,吵着吵着对方不说话了,你怎么刺痛他,他都像没事人一样,不动怒,不回应。这个时候,最先被“气死”的人是谁?

不是他,是你自己。

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若无其事才是最狠的报复。

不生气,你就赢了。

陈丹青有一句话:

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但我不生气,不代表我没脾气。

我不计较,不代表我脾气好。如果你非要触摸我的底线,我可以告诉你,我并非良善。

真正强大的人,早就看透了生气的本质。

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如果有人冒犯,就拿出实力让他知道你的“不好惹”,其他时候,学会不生气,不动怒。

人生短暂,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就别让“生气”偷走你的情绪和时间了。(来源 十点读书)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