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为啥不怕热?

2019-07-02    来源:经济日报    阅读: 

记忆中的夏天,

虫鸣鸟叫,繁星点点,

妈妈拿着蒲扇为我们扇走蚊虫……

那时,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冰激凌,更没钱去避暑胜地,但那时我们并不觉得热啊。

我在想,到底是那时候天不热,还是童年的我们心太净?

又或者,那时候,只知道疯狂的我们开心地忘记了热这回事。

那时候,夏天是从第一根冰棍儿开始的。

除了上街赶集时能买到冰棍,在家里也能遇到卖冰棍的人来。

他们往往骑着二八自行车,车后带着一个泡沫制成的降温盒,里面装着一个个裹着花纸衣的冰棍。

那时候没有冰箱,西瓜就泡在凉水里,一勺子挖进去是再高级的冰激凌也替代不了的香甜。

那时候,夏天的时尚就是各式各样的塑料凉鞋,赶上有集市的时候,卖鞋的会在街边摆成一大片,五彩缤纷。 那时候没有空调,天热的时候就喜欢坐在电风扇前面。夜晚睡觉前,还会在坐扇前放一盆凉水,吹出来的风又凉又清新。

那时候,房前房后都是树。孩子们在树荫下的碾盘上,写作业,玩泥巴,抓石子,打纸牌。大人们在树荫下做农具,纳鞋底……

村口的树荫凉,往往还是村里的饭场。吃饭时,各家的大人孩子都端着饭碗,或蹲或站地齐聚树荫下。

那时候,没有暑假班,没有特长班。暑假期间,除了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儿。

天不亮就起床了,天黑了还在场里地里、河里沟里、风里水里玩儿。

打水仗,捉知了,逮泥鳅,玩泥巴,捉迷藏......

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年代,眼睛是明亮的,快乐是自然的。

那时的我们,真是见风就长。

有时候,假期里能看到一场或几场露天电影。

这时候,村上的热闹与喜庆程度,几乎赶上了过年。

早早吃罢晚饭,大人们就牵着孩子们的手,搬着小板凳,去村头空地的电影幕前等候。

直到放映机把荧幕照亮,一双双小手好奇地随着发电机的光亮在荧幕上舞动,电影就快开始了。

《葫芦娃》《黑猫警长》《小兵张嗄》,还有一些红色革命片,是那时候常看的影片。

电影结束后,往往吵闹着要来看电影的孩子们,已趴在大人怀里或后背睡着了。

花露水,电蚊香,对那个年代来说,是陌生的。

那个年代,最熟悉的两种味道,一个是清凉油的味道,一个是妈妈的味道。

被蚊虫叮咬了,就涂抹一点清凉油,钻心的凉,透心的舒服。

在场院里,在树荫下,在房顶上,在蚊帐中,我们倒头睡着后,妈妈会摇着大蒲扇为我们扇扇子,驱蚊子。

往往是,睡一觉醒来后,妈妈还在摇着蒲扇,不停地扇啊,扇啊......

空调的风太凉,电扇的风太猛,只有妈妈的蒲扇扇出的风,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养人。

至今,仍晃动在记忆深处。就像她的爱一样,永不消散。

儿时的夏天,你还记得多少?(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徐晓燕  责编:张倩)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