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 jian 设祖国!”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个 9 岁男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 ”)的留言。
周同学的留言
在纪念馆内,有一隅留言区是专门供参观者的。在这里有四本留言簿,不少游客会在此留下参观的心得和感言。前面提到的那条感动数万网友的留言,就出自这里。几乎每个月,纪念馆留言区都要用掉120 支笔芯。
纪念馆微博截图
5 月 5 日,来自湖南衡阳的周同学参观完纪念馆后,在留言页上写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 jian 设祖国!” 。
虽然“建” 字还是用拼音代替的,但是这张特别的留言,还是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这张留言照片几经转载之后,也引发很多网友关注。
“这颗种子,叫做‘爱国’!”
上个月,一段一分多钟的短视频温暖了很多人。视频内容很简单,却触动人心:烈士陵园里,一名看上去七八岁的小女孩,正挨个向每一位长眠此处的烈士鞠躬、敬礼。
“每一次都很认真,表情庄严。”宿迁市民李先生当时刚好看到,将全过程拍下。“小姑娘的举动让我热泪盈眶。”
这一幕发生在清明节当天,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烈士陵园。“当天上午,我带着孩子到烈士陵园祭扫,偶然间注意到这个小姑娘。”视频拍摄者李先生回忆,当天是清明节,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来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但这个小姑娘的举动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视频里小姑娘身边没有家长在引导,完全是自发的举动,小女孩敬礼鞠躬的动作严肃认真,让李先生很是感动。当小女孩敬完礼后,李先生和这位小女孩做了简短的交流,但她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自己就读三年级。
“这才是真正的祖国花朵!”
“感动!老师,父母,社会教出了这么优秀的学生,”
“少年强则中国强!”
“爱国从娃娃抓起。”……
很快,女孩鞠躬敬礼的这条微信小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如此恭敬庄严的祭扫温暖了很多人,网友们纷纷为小姑娘的举动所感动。通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视频中的主人公,宿迁市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吴若曦。
清明节当天上午,吴若曦在父母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到烈士陵园祭扫。小的时候,她的爷爷就经常跟她讲宿北大战的故事,烈士们为国捐躯,保家卫国的精神让她非常崇拜。于是小若曦开始对着每一个墓碑鞠躬敬礼,这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能想到的表达敬意的最好的方式。
对于大家的称赞,吴若曦显得很平静。她说自己要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借用一位网友的留言:“我们总是说‘少年强,则国家强’,这些少年的举动真正正的诠释了这句话。尽管他们还小,还在学习,但至少有些东西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破土而出,萌芽盛开。”
“这颗种子,叫做‘爱国’!”
看完这些你还会认为现在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淘气、熊孩子、只会哭?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们,有没有给你带来深深的震撼?
还有这些孩子也给我们带来说不尽的感动——
他们,真棒!
- 1 -
广州一名小男孩被三轮车撞倒,躺在路中间,无人施救。
直到另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用尽全力将他拖到安全的路边。
事后,大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老师教的,看到别人有困难就要帮助。
- 2 -
陕西一位司机的钱包掉在了马路上,钱随着车流四处飞舞。
在路人们低头纷纷捡钱之际,有两个初中女孩,一直在跟大家说,要把钱送到派出所。但还是有人拿着钱扬长而去。最终,两位女孩将1500多块钱和钱包,亲手交给了失主。
捡钱的时候,两个女孩心里只是想着: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
他们,真善良!
- 1 -
2017年7月份,陕西榆林降暴雨引发水灾。年仅12岁胡智博被称为救灾后方“最小志愿者”。
这一天,刚卸完70袋面的他,累瘫在“矿泉水山”中间。这一幕,在网上感动了很多人的心。
胡智博在事后接受采访说:看到大人们都在救灾,我想我都六年级毕业了,不是小孩子了。虽然不是在救灾第一线,但是希望可以当“后援队”。
- 2 -
这个5岁的小女孩,第一次点外卖,在爸爸告诉她:“外卖叔叔很辛苦”后,拿出画笔给外卖员画了张画,特意写上"辛苦了",还叫着爸爸到小区门口等。
外卖员看到画就笑了,连说 "比5星好评还开心!"
- 3 -
一位中年男子遇车祸被撞倒在地,路过的7岁小男孩用小小身体为他遮阳,而小男孩的妈妈则在一旁打电话求助,等120赶到后母子俩才离开。
这才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顶梁柱。
他们,真懂事!
- 1 -
12岁女孩李典的爸爸是一名小区管理员,在处置一场斗殴后遭歹徒报复。当歹徒的尖刀就要刺到爸爸胸口时,李典奋力扑向歹徒,挥手挡下这一刀,手臂顿时鲜血淋漓……
事后李典说: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想去保护我父亲。
- 2 -
8岁女孩玹玹的妈妈,不幸地查出了白血病。全家只有她,跟妈妈配型成功。为救妈妈,玹玹每天加餐增重,最多时一天吃6顿饭。在北京做穿刺,儿童骨穿是不打麻药的,但她一声没哭。
她只是害怕妈妈担心:我没敢哭,我跟妈妈说不疼,其实很疼。
- 3 -
天津地铁车厢内,一名男乘客肆意剥起了大蒜,蒜皮撒了一地。当周围乘客颇有意见时,一名身着校服的女孩默默蹲下,把地上的蒜皮都捡在手中、带出车厢。在女孩捡蒜皮的时候这位男子还跟她说:“等会儿有人打扫,你不用捡。”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女孩如此懂事,她的父母一定是功不可没的。
他们,真努力!
- 1 -
2017年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庞众望,是吴桥县庞庄村人。他的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下肢残疾,常年瘫痪在床。
他在日记中写道: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
- 2 -
甘肃的19岁小伙魏祥,患先天残疾,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考入清华。
8月23日早上,当魏祥坐着轮椅进入清华园的那一刻,他曾经想象过无数遍的场景,终于变为现实。
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童真、美好、欢乐和对这个世界毫无戒备的善意。希望他们能被人世间所疼爱,可以一生平安快乐,一生如此地温暖如初......
这些孩子,是我们每个人最初的样子:快乐、勤奋、有才华、正直、善良、能担当。固执地坚持对错,为热爱全神贯注,善良地相信每个人,坚持奋斗,决不放弃。
这些孩子,也是这个世界未来的样子,是一个我们都迫不及待,想看见的美好明天。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之于中国是美德的传承。在别人陷入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跪在地上清理垃圾,将文明传递给每一个人;以身试险,保护他人安全……不知不觉中,中国少年已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
少年之于中国是未来。中国少年有5000年的历史底蕴烘托,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不知不觉中,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美好未来!
少年之于中国,是根基,是传承,是未来和希望!
人需要长大,却不应忘记那赤子之心,那是年少火热的初心。世间纷繁复杂,有真善美,但更有残酷的现实。但即便残酷,也请为内心留下一片真善美的空间,为生活留下希望的光。(九江市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