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建设美丽中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动摇,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着力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积极探索减碳降碳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九江样板”,努力建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交相辉映的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河湖
绘就生态画卷
九江位于万里长江与浩渺鄱阳湖交汇处,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中心城区水网密集、湖泊众多。做好“水”的文章,实现“水”“城”和谐,建设美丽河湖,这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江清水、遍地绿荫、千里沃野,是九江人的宝贵财富。九江这颗镶嵌在长江中下游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河湖资源而著称。庐山西海,作为九江市的5A风景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与周边河湖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庐山西海风景区
庐山西海风景区目前已成功申报省级“两山”基地创建和美丽河湖案例。“庐山西海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一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长期以来,庐山西海坚持践行‘两山’理念,以保护好‘一湖清水’作为最大底线,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湖区水质长期保持在国标一类标准,具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和美丽河湖案例申报的条件和基础。”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庐山西海风景区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庐山西海这“一湖清水”,使之成为长江沿岸最美的岸线。庐山西海风景区主打“生态”品牌,严格遵守总体规划、区域控规和项目详规,做到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坚决不建,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坚决不引,坚决落实环保问题整改,全力保护好庐山西海“一湖清水、一片绿岛”。
水环境治理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水环境质量承载着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九江是众水汇集之地,对九江来说,水具有特殊的意义,保护好宝贵的水资源,是九江市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政治、发展、民生工程,是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近日,九江银行·2024“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在治理后的九江市浔阳区南门湖举行。湖面如镜,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一艘艘奋力向前的龙舟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观众们挤在岸边,热情高涨,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打气。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曾经水质不断恶化的“两湖”再现靓丽容颜,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热情的观赛群众
“两湖工程投入使用后,通过工程治水和生态治理相结合,可以全面消除汇水范围内的污水直排,大幅削减入湖污染,各指标入湖污染削减率达80%以上。因两湖与长江贯通,排向长江的水质将随之大幅改善。”两湖综合治理工程临时党支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两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体投资14.8亿元,这是九江市全力治水的一个缩影。
长江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
据了解,长江九江段共有857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已完成整治822个,整治完成率达95.9%,提前完成70%的整治任务。为从源头排查治理排污口,2018年,九江市开展了溯源排查工作,共核查出影响长江水质的857个排污口,并建档立案,按“一口一策”实施整治。
长江、鄱阳湖是大自然赋予九江最珍贵的馈赠。为确保“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九江重点围绕“厂、网、河、源”4个方面精准发力,实施“全方位”治水,确保清水入长江。
构建“无废细胞”
打造“无废城市”
在我市的“无废城市”建设征程中,一个创新的理念——“无废细胞”正在被积极构建和实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彰显了九江市对环保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无废工厂、无废码头作为“无废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成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排头兵。
在“无废细胞”的构建中,无废工厂的建设成为关键一环。九江市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推动无废工厂的建设和发展。
登高远望,百里绿色长廊连同一江清水护卫九江城,岸边洁净的智慧工厂与最美岸线相得益彰。
沿江而下,一幅长江岸线美、企业景观美、园区格局美的美丽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增绿护绿,关停退出37家化工企业,推动30多家化工企业加快绿色化改造,不断壮大制造业“绿色引擎”。
九江石化打造无废工厂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九江石化更是一马当先。四年前,这家企业就实现外排废水达标率100%,有控废气达标率100%,危险废物妥善处理率100%。其中外排污水COD控制在40毫克/升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在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由该企业自主研发国内唯一的一条生胶连续性生产线投入使用,这条生产线避免了生产过程挥发性物质逸出,使得废气污染减少20%,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
这场政府和企业在绿色发展上的“双向奔赴”,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九江红光码头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集装箱码头。码头建设占用长江深水岸线572米,共有4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最大纵深638米,年设计吞吐量65万个国际标准集装箱,实行外贸与内贸有效隔离,商检、边防、海关进驻一体化通关,为国家一类口岸。九江港红光国际港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江西省北部与长江的交汇纽带上,拥有极佳的地理位置和极为稀缺的长江深水航道岸线资源,是江西省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融合点之一。红光码头以创建无废码头为主线,着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构建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水运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九江港口绿色发展,助力九江“无废城市”建设。
红光码头作为九江首批无废码头,秉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持续坚持港口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推行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链条化管理,助力九江市“无废城市”建设和绿色航运发展。
除了无废工厂和无废码头,我市还在积极推进无废工地、无废景区、无废园区等其他类型的“无废细胞”建设。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引导建筑行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强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打造无废工地。在旅游和产业园区方面,则通过推广绿色旅游、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打造无废景区和无废园区。
我市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打造“无废细胞”,通过无废工厂建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同时推广到其他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无废细胞”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九江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排污权交易
赋能绿色发展
在九江这片繁华与绿意并存的土地上,排污权储备交易改革如一股清流,为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赋能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改革中,我市率先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排污权政府储备和出让机制。该机制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在排污权上的获取将更加规范、透明,同时也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通过这一机制,我市将排污权纳入市场化交易,利用市场力量来推动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一机制不仅解决了生态价值转换实现难的问题,更为优质项目的落户提供了有力的指标支持。通过这一制度设计,我市成功地将排污总量指标转化为具有明确权属性的指标,实现了排污总量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金化的良性循环。
2024年2月21日,全省首笔跨地市排污权交易合作签约仪式在我市举行。签约仪式上,九江市生态环境局与抚州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排污权跨地市交易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江西省首笔跨地市排污权交易成功牵手。全省首笔跨地市排污权交易是九江市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标志,在为发展提供要素保障的同时,也激发了企业持续减排、持续升级的内生动力。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九江市实施排污权储备交易改革试点,较好发挥了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破解了生态价值转换实现难、优质项目落户指标难的问题。”他表示,九江市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排污权交易和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全行业、全区域、全品类”交易,着力开拓排污权改革的全新局面。
“这次氮氧化物跨区域交易为我们企业今后的发展升级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要素保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技改升级和环保治理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排污权交易是生态环境要素供给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此次跨地市排污权交易合作成功签约,标志着我市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迈出了全省推广的有力一步,为全省建立跨区域排污权市场提供了实践经验,有利于破解当前排污总量供需矛盾问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型,促进全社会污染排放水平总体降低,丰富完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发展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鉴于排污总量指标本质上是一种存在开发上限的自然资源,因此,我市在制度设计之初,就本着“用好管好”的原则,明确全市排污权的交易流转必须依托具体项目进行。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得凭空交易,或以虚拟项目的方式参与排污权交易。
倘若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尽管有富余排污权的企业和新建项目的企业存在交易意向,但是交易周期、交易价格等多种因素仍然不可控。为彻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创新举措,启动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重点推动政府储备出让工作。
自今年3月开始,九江市对全市排污权许可证注销企业、产城融合淘汰关停企业、重点减排工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了减排项目清单,在完成省级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形成九江市第一批排污权储备清单,将35家企业闲置排污权纳入储备机构储备库管理,为全市开展排污权储备出让奠定了基础。
厚植绿色底色,建设美丽中国,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新征程上,我市绿色家底不断增厚,绿色福祉持续提升,持续“生态领跑”,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水相依风光旖旎的美丽九江壮丽画卷正在绘就。
来源:九江日报
编辑:杨凯琳
审定:杨亚律
核发:陈修平
我市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九江样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