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非凡十年”:九江交通绘就时代新路卷

    阅读:

图片

发布人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杨小明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黄晓华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吴清明

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科长           王征远

主持人

市政府新闻办协调科科长                杨洋

10月11日下午3:50,市政府新闻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召开九江“非凡十年”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发布会现场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小明介绍十年来九江交通运输工作成绩: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朋友们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工作成绩显著。这十年,综合立体交通网逐渐完善成型,“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赣北大地,大道如虹,串起一路风景,泽惠一方群众。昔日的商埠重镇,在现代交通的引领下铿锵进发,正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新城。

  ——这十年,我们坚持开放联动,实现了互联互通。

高速公路贯通全域。九江长江二桥、绕城高速、修平高速、都九高速相继建成,福银高速南昌至九江由双向四车道扩建成双向八车道,全市新增高速公路209公里,总里程达69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网纵贯南北、横跨东西,九江与鄂皖湘牵手更加紧密,县区与中心城区往来更加快捷。

旅游公路串珠成链。“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浔阳江头、鄱阳湖畔,西海岸边、匡庐之巅,十余个县区的景区景点曾经山高路远,如今一条条旅游公路飘如织带串珠成链,步步有路,处处含景,车行赣鄱大地,一路碧水蓝天。

农村公路进村入户。新增农村公路3975公里,硬化总里程达20801公里,为10400个自然村组228.3万人解决了通水泥路问题,全面实现村村通和25户以上组组通。全市农村客运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所有乡镇、具备条件建制村100%实现通客车和邮车,人民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村口收快递”成为现实。

 民用航空砥砺启航。庐山机场克服疫情影响正式复航,已开通“西安=九江=深圳”、“北京=九江=海口”、“上海=九江=成都”三条航线,三线六点的“米”字形航空网络布局基本形成。自复航日至9月30日,保障1534架次航班运行,承运101647人次,客座率平均达61%。

 ——这十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促进了公平普惠。

 “四好农村路”绘就新画卷。将“四好农村路”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和基础支撑,坚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并行,实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年行动,健全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全市1743个行政村通车覆盖率达99.8%,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有效带动了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道路客货运转型新发展。全市有营业性客货运输机动车24081辆,开通客运班线505条,6个县(区)完成镇村公交化改造。道路客运从破旧的柴油车到舒适快捷的新能源大巴车,从人工售票到手机支付;道路货运从短途零担运输到长途整批运输,从散、混装运输到集装箱运输,从人、车找货到甩挂运输。道路运输适应新时代要求,服务民生能力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人们“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美好需求。

多元化出行拓展新业态。聚焦美好出行,倡导公共交通出行,全力推动出租车与网约车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以多元化的交通运输业态和服务体验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全市已拥有18家网络预约出租车公司1348辆网约车,11家网络货运公司,“互联网+运输”业态模式在我市蓬勃发展。

——这十年,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提升了治理能力。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改革成效明显。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改革,秉持“崇法、敬民、保通、兴赣”执法核心价值理念,完善地方规范性文件,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推行“三化七统一”,构建“四方常态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依法治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法治交通环境持续向好。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保障有力。投资9.1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662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31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强化科技兴安,全市“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实行4G视频实时运行监控,坚持源头治超科技治超,全市治超管控路段超限超载率下降至1.12%,全市货运车辆交通事故率降幅超10%。

“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压减行政权力清单,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时限、减成本、减跑动;强化数字赋能,完善网上办事系统,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利企便民。新增客运从业人员8906人,新增货运从业人员22182人,新增危货从业人员5755人,新增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出租人员15280人,深入改革彰显了创新活力,便利了百姓生活。

——这十年,我们坚持低碳转型,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交通建设更绿色。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降低交通项目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科学选线选址,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减少土地分隔。

运输结构更优化。坚持集约高效,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快了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初步构建起以公路、铁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疏港公路9条,公、铁、水衔接更加紧密。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水”、“散改集”。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城乡公共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合理、便捷。

交通运输更环保。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线网全面优化,努力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城市公交营运车辆由352台发展到703台,营运线路40条发展到78条,线路总里程由732.46公里发展到1367.83公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城市公交清洁能源车辆占比81%,纯电动公交车占比50%,百公里减少碳排放67.72公斤,年减少碳排放约5337吨。巡游出租车更新换代,市区1539辆巡游出租汽车,使用清洁能源的达1374辆;全市双证网约车1348辆,其中纯电动新能源600余辆。与此同时,持续推进高污染、高排放车辆淘汰工作。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共淘汰营运老旧车9876辆,其中客运老旧车952辆、货运老旧车7343辆、公交车413辆、出租车1168辆。

非凡十年,大道通衢,长路欢歌!

奋进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要求,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征途中勇当开路先锋。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问●答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大家关心的话题提出了问题,请继续往下看!

问:市委、市政府提出“十四五”期末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目标任务,请问市交通运输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任务?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晓华回答记者提问

答:为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提升我市在全省和沿江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地位,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助力“六个江西”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将有计划、分阶段实施高速公路建设,着力推动建成“七纵四横三联”高速公路网。

一是加快推进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施工建设。该项目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6.6%,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

二是大力推动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阳新至武宁至樟树、德安至武宁等3条高速公路2023年开工建设。目前,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已确定工可线路方案,今年底将完成工可批复,2023年5月前可开工建设;阳新至武宁至樟树高速公路正开展工可研究、路线方案比选等前期工作,力争2023年12月前开工建设;德安至武宁高速公路已招标确定工可编制单位并展开工可研究工作,力争2023年12月前开工建设。

三是全力推动九江至湖口过湖二通道、瑞昌至武宁、九江绕城高速北延工程、彭泽至东乡等4条高速公路2025年前开工建设。目前,九江至湖口过湖二通道已形成初步的路线方案研究成果,正开展工可招标工作,力争2024年开工建设;瑞昌至武宁高速公路正开展路线方案研究,力争2024年开工建设;九江绕城高速北延工程、彭泽至东乡高速公路均在开展工可研究、路线方案比选等前期工作,力争2024年开工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市实施建设的高速公路达340公里,加上现有的高速公路690公里,市交通运输局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十四五”期末达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快推动形成“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运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九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市交通运输局还将在“十四五”期间向省交通运输厅积极争取,将修水至南昌、永修至都昌至东至、福银高速江西段二通道庐山至南昌、瑞昌至南昌等4条高速公路纳入前期规划研究,共计255公里,力争“十五五”期间实施。

问:今年6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7月8日,召开了全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请问,我市在今后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上有哪些举措?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吴清明回答记者提问

答:“四好农村路”实施以来,我们坚持“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我市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为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工作,7月初召开现场会。我们将认真贯彻市领导的批示精神和要求部署,扎扎实实组织实施好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年行动,让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的“四好农村路”,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一是建好。重点是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我们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投资48.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279公里、危旧桥梁181座,实现县道三级路达70%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达60%以上,消除现有存量危桥,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力争三年创建示范市。

二是管好。坚持权责统一原则,完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构建符合我市农村公路特点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

三是护好。修订完善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健全日常养护分级考核机制,真正实现有路必养。

四是运营好。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巩固提升建制村通客车工作成果,推动农村客货运、邮政电商快递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城乡经济建设。

老百姓的事大于天。交通运输部门将尽责履职,担当作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创建“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市,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从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再次谢谢记者朋友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对农民朋友的关心。

问:近年来,我市公交快速发展,公交运营越来越智能化,老百姓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与省“公交城市”的创建成功息息相关。今年我市已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科长王征远回答记者提问

答:公交是城市的窗口,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公交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公交集团公司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公交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强车辆购置、场站建设、智慧公交等基础性建设。不断加大科技运营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公交”建设,一卡通、智能调度、电子支付、智能电子站牌等现代化科技成果在公交运营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公交车运营的实时查询功能,市民可随时随地掌握公交车的运营状况,减少等车时间,极大的便利了百姓出行。目前市公交集团公司拥有公交车辆703台公交车,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570辆,占比81%,纯电动公交车350辆,占比接近50%。从最早冒黑烟的柴油车更换为舒适的清洁能源车,成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配合全市创文工作开展,提升城市“品牌效应”,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市开始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7月21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文斌为组长,副市长容长贵为副组长,市直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九江市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向省交通运输厅报送了创建申请。8月11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我市进行现地核查和核实,并于8月底向交通运输部推荐我市为全省“十四五”期间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申报城市。待批复后,我们将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全面展开相关的工作。相信随着“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我市公交面貌将会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老百姓将会切实享受到“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带来的红利,公交出行一定会更美好!

(来源:九江发布)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