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构建“三大体系”探索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新模式

    阅读:

九广网讯:进入“十四五”乡村振兴阶段,九江市修水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构建管理服务、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三大体系”,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新模式,确保搬迁群众“快融入、可就业、能致富”。

图片

一、健全服务管理体系,搬迁群众“快融入”

构建规范化的服务队伍。严格准入门槛,经过安置点“点长”、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调查推荐,优先在搬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确定安置点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候选”对象。参照“村两委”选举程序,通过召开村委会和全体搬迁户主大会等形式,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报修水县乡村振兴局和县发改委备案登记。依据安置点规模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数量,20户以下的安置点配备1名,20户-50户的配备2名,50户以上的配备3名,全县共配备244名专职管理人员。

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在每个安置点设置理事会,分设理事长和成员两个岗位,理事长负责安置点日常便民服务事务管理,理事会成员按照网格化管理制度分区分片管理辖区相关工作事务,并适时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根据各安置点布局划分管理区域,按照“支部引领+理事会管理+群众自治”思路和“理事会+网格小组+房栋”的管理框架,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栋到户。用好用活村民自治机制,在制定“社规民约或村规民约”中,发动群众智慧对“村规民约”谏言献策,对被采用的意见给予每条10元的奖励,并设立红黑榜,不遵守规定的上黑榜。

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构建“社区管理工作人员+搬迁群众”双向对接机制,以连心卡形式张贴到户,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赢得搬迁群众的支持。安置点管理人员每月不定期上户回访,及时摸清搬迁群众情况,做到家庭基本情况、政策落实、后续发展情况“三掌握”。大力推进“三必访”机制,对有突发困难、矛盾纠纷、红白喜事等三类家庭第一时间走访,努力做到民情走访、政策宣传、矛盾化解连心“三个到位”。

二、健全就业创业体系,搬迁群众“可就业”

就业帮扶精准化。搭建好移民就业与企业用工的桥梁,大力引进中小型企业进入安置点,为搬迁群众点对点提供就业岗位,确保搬迁脱贫户实现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已引进粤虹工艺品公司、江西金丰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在安置点落户发展,搬迁脱贫对象实现就业创业6699人,其中产业就业1901人、务工就业4082人、自主创业172人、公益性岗位544人,实现户均就业2.27人。

技能培训专业化。将搬迁群众按年龄结构、身体条件、就业意愿、性别差别、培训需求进行分类统计,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与修水中专、九江职业大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对有培训意愿的搬迁群众实行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确保有培训意愿的搬迁劳动力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能,练好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对366名搬迁群众开展了家政保洁、茶艺、电子商务、护理、种植养殖等各类劳动技能培训。

素质提升常态化。在“扶智”与“扶志”上发力,创建社区培训中心,结合“板凳会”、“屋场会”等活动平台,开展五好家庭现场评比、乡贤及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素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要我就业”变为“我要就业”,让群众“等着政府解决就业”变为“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目前,已在129个安置点开展各项活动近400场,实现了素质提升活动常态化。

三、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搬迁群众“能致富”

盘活“三块地”。在迁出地以村“两委”班子骨干为主体成立专业合作社把搬迁群众的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进行统一流转收储,集中开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保底收储—发展产业—效益分红”方式,推行“政府+合作社+公司+搬迁户”产业发展模式,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并主导发展方向,专业合作社提供统购统销统管平台,公司负责技术和风险保证,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新格局。

盘活“(集体)资产”。将楼层式安置点的门面、商铺等资产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统一交由安置点社区开发管理,通过招商引资、独立经营等方式,开展商业营运,运营收益用于安置点日常管护和搬迁群众产业发展,既为搬迁群众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平台,又活跃社区服务业,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还构建起了移民资产性收入渠道。

盘活“微田园”。根据各安置点实际情况及搬迁群众需求,因地制宜通过流转、租赁土地等方式在安置点周边建立小菜园基地,或在房前屋后建立微菜园、微果园,为每户提供菜地,解决搬迁群众日常吃菜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微田园(小菜园)58个,受益搬迁群众达3000余人。

(来源:九江市乡村振兴局)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