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茶产业快速发展 实现以茶兴业 以茶惠民

    阅读:

九广网讯:(修水发布 修水报)近年来,修水县转变机制,打造龙头产业,调整生产结构,健全管理体系,致力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牌集约化,营销一体化,形成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

眼下正是春茶销售旺季。5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县城九九路的庐圣茶叶专卖店,只见该店工作人员将多个茶叶包装快件运上车。“这些都是今天运往全国多个城市的茶叶,总量超过100斤。” 庐圣茶叶专卖店负责人、大椿担石庐圣茶场总经理李卢圣说。几年来,庐圣茶叶专卖店加大线上线下销售力度,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对接“淘宝快播”、“环球捕手”等销售平台,先后在九江、南昌等城市开设4家电商营销点,仅今年春茶就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

突出科技为先,实现生产标准化

春夏之交的何市镇范浆村,绿意浓浓,景色宜人,茶园里青翠欲滴,茶香扑鼻。自2012年开始,宁红集团在该村建设集茶叶生产、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精准扶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区,总面积2000余亩,年产茶叶200余吨,这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园内自然生态优良,云凝雾绕,每年吸引众多县内外游客前来观光采茶。围绕生产标准化,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修水县持续实施茶产业发展“万千百十”工程,即万亩乡、千亩村、百亩场、十亩专业户,要求新扩茶园全部按无公害以上标准建设,同时鼓励茶叶加工企业购进名优茶清洁化自动生产线,一批高产示范茶园相继建成投产,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发挥着强大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先后编制《修水县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技术指南》和《修水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指南》,制定和编制主要名优茶产品的地方标准和初制厂建设标准。全县有260人通过严格考试取得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中级评茶员”、“中级制茶工”资格证书,有56人获得“高级评茶员”资格证书,并积极支持企业认证。

突出有机生态,实现品牌集约化

自2011年起,修水县在全省率先对各企业五花八门的牌子进行整合,借助历史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红、绿茶分别整合在“宁红”和“双井绿”两大品牌内,对企业产品实行“母子”商标管理,有效促进茶产业集约化发展。为做大品牌效益,县委、县政府通过市场手段,引进知名茶企参股,收购和重组老茶厂,打造龙头产业,调整生产结构,健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从标准化建设着手,把品牌创建作为茶产品抢占市场的“通行证”。积极在产品宣传推介上做文章,将多、杂、乱的小品牌整合在大品牌旗下,让全县茶产业共享大品牌的美誉度,形成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茶品牌效应得到明显提升,“宁红茶”和“双井绿茶”品牌综合价值分别为12.49亿元和7.49亿元。目前,全县在统一到“宁红茶”、“双井绿”两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前提下,采取母子商标的形式,已注册茶业商标32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9个。

突出品牌效应,实现营销一体化

2015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全省重点扶助“四绿一红”茶叶品牌发展战略,宁红茶遇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年来,修水县借助省政府确定的整合茶叶品牌契机,加大营销力度,积极走线上线下销售路径。目前,宁红品牌宣传推介已在北京、上海、南昌等大城市全面进行,产品销售力度前所未有。修水县自然条件优越,是“宁红茶”原产地和主产区,茶资源丰富、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厚重、茶品牌突出,曾创造“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传奇。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8万亩,全县茶叶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组建与健全茶叶专业合作社67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针对销售渠道不畅、市场份额不大的问题,在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品牌经营的前提下,以营销一体化的方式对内统一包装,对外统一宣传,“一个拳头对外”,有效提高了修水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县年产茶叶9600余吨,综合产值21亿元。

县茶科所大楼

近年来,修水县先后获得“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特色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茶叶科研示范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华生态文明茶乡”等荣誉称号。2015年8月9日,“宁红茶”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宁红牌“宁红金毫”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