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别样风情!这几座古桥,真正走过的九江人并不多!

2018-08-31    来源:九江旅游    阅读: 

人在桥上走

水在桥下流

小时候走过的一座座桥

总是让人难忘

今天就让我们

看看那些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古桥

九江古桥系列

观音桥

观音桥栖贤谷中段,原名栖贤桥,因桥侧建有观音寺,人们就称观音桥,又因架设于三峡涧上,亦名三峡桥。已有一千年历史。

观音桥是一单孔石拱桥,桥基立于东西两岸的悬崖上,下临深潭,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历经近千年风雨,至今完好无损,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工艺的珍贵遗产,古人赞为"神施鬼设"、"巧夺天工"。

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当阳(现江西省九江市)石匠高手陈智福、陈智汪、陈智洪三兄弟,经过千辛万苦,精心设计,终于在涧上架起了一座"石彩虹",使这天堑变通途,出现了"百尺悬潭万道山,一虹横枕翠微间,半天云锦开青峡,几地轰雷撼王关"的神奇景象。这座"石彩虹"就是名垂千古的三峡桥。

观音桥能被称为“江南第一古桥”,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建造工艺--纵列单拱榫卯结构。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

李公堤思贤桥

说起李公堤,它有一个更为九江人所熟悉的昵称——小坝。

小坝横跨九江的两颗明珠,甘棠湖和南门湖。

可是你知道吗?在以前,两湖是一体的,甘棠湖古称景星湖,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汇入长江。

后人为感念唐江洲刺史李渤德政,改名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诗经·召南·甘棠》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李渤跨湖筑堤以利交通,并在堤上建桥安闸调节税时,以利灌溉。后人称此堤为李公堤,此桥为思贤桥。一堤将甘棠湖分为两半,东称南门湖(南湖),西为甘棠湖。现桥为六十年代重修。

如今九江人已经习惯在晚饭后,携家唤友在小坝散步。尤其是夏夜里,燥热的空气到了这里变成了凉风习习,两岸树影映在水中,翠绿的景观灯打在树上,好看极了。这是,九江人独特的记忆。

烟水亭九曲桥

烟水亭九江人心中的地标建筑。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

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

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父子甘棠湖滨建造了一座亭台。周寿在甘棠湖畔,远看庐山。只见一派"山头水色薄笼烟"的雅致的景象,将他父子所建的亭子取名叫"烟水亭"。

以前观赏烟水亭是要坐船前来,1972年为了方便游人游览特意增建了九曲桥,将烟水亭与湖岸相连。

白鹿洞书院状元桥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状元桥和棂星门、泮池、礼圣门及礼圣殿组成的棂星门院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二个院落。

状元桥原名“泮桥”。

状元桥下是“泮池”,即泮水,在棂星门内的,是《诗经·鲁颂》的篇名。据《郑笺》记载,泮宫即学宫,泮水就是学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月形。古代书院一般都是砖木结构,泮池蓄水,可以应对发生火灾的重要举措,还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久而久之,泮池也就成了书院的代名词,古人读书启蒙称之为“入泮”。白鹿洞书院的泮池,原来也是半月形,后来在维修时改为长方形。

庐山锦绣谷天桥

锦绣谷是从花径西侧的吊桥洼绵延至仙人洞的一段秀丽的山谷。相传为晋代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药草的地方。这儿四时花开,灿若锦绣,既有万谷呈芳的樱花、梅花、云锦杜鹃,又有古今闻名的庐山瑞香花。锦绣谷间,断崖天成,石林挺秀,怪松覆壁,泉洞缀岩,游客叹为观止。

天桥:一块峭立横空而出的巨石,有如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这里古称“仙人盘”,曾经是庐山大林寺历代的大和尚们悟道参禅的好地方。这里两边崖壁横空相互对峙,与谷底相对高度达60多米。

相传元代末期,吴王朱元璋和南汉陈友谅的军队大战于鄱阳湖时,败逃到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只见天空中金光闪烁,一条金龙自天而降,变成了一座桥。朱元璋顺势策马奔过,飞奔而至的陈友谅,坐骑都撞上朱元璋的马尾巴了,忽然一个惊天霹雳,雷迅捷隆隆,天昏地暗,出现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刹那间龙变的桥消失了,桥断后,云散日出,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

责编:网络    编审:胡志刚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人物访谈 | 扶贫在线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学校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九江三农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16008155号-3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主办

办公电话:0792-813337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