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龙,男,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左里镇新湖张家湖自然村人,现任左里镇新湖村委会主任,系左里镇十七届人大代表。年近花甲的他本应在家陪儿孙安享天伦之乐,但为了新湖人的脱贫致富,新湖村的整村退出,他丝毫没有放缓自己的脚步,反而带领着新湖村一步一脚印地奋力走向全面小康的新程。
新湖村属左里镇四个“十三五”贫困村之一,总人口 346户1420人,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1978亩,山林1317亩,水面282亩,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201人,目前已脱贫19户89人,未脱贫31户112人,2018年预脱贫8户36人,整村计划2019年退出。一路走来,邹俊龙一直在为新湖村的脱贫攻坚历程倾心倾力奉献心血,用汗水浇灌着这一朵即将盛开的“小康之花”。
整治美村,做新村的“引路者”
新湖村作为“十三五”贫困村之一,“七改三网”是其退出的必经环节。他既是张家湖村的一员,也义不容辞地担起村里村庄整治的发起者和推动人。张家湖村总人口42户 195人,就是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在2017年整治启动初期,也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当时村里有8栋老房子需要拆旧,但村民强烈的占有欲一度让拆旧陷入了僵局。邹俊龙在得知这个事情后,接连几个晚上到当事人家中做工作到很晚,经过近一周的努力,僵局终于打破。废旧房子在一片叫好声中应声倒下,而邹俊龙却默默回到了村部继续帮助完善着村里的档案资料。就这样,一直到2017年年尾,村庄整治面临验收完工,新湖村因不是退出村,也没有一个自然村全面完成所有工程量。但工人们等着薪水贴补家用和过年,不少农民工因此当时找到了村上的理事会,“讨薪”场面一度几乎要演变成纠纷。邹俊龙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主动陪着理事会到镇上、县里咨询相关政策和解决办法,最终村里改厕、改沟、改塘等项目通过验收,成功获得下拨资金21.4万元,解决了一时之需。2018年,肩负10月份完成全面验收的任务,邹俊龙重拾脚步,又踏上了村庄整治的路。
产业兴村,做致富的“领头雁”
“两业”扶贫是今年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左里镇在产业扶贫上也是做了不少文章,而新湖村一直都是左里镇产业发展示范村。2017年,打造了蚌壳圩堤和龚家湖总规模达1300亩的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2018年,位于龚家湖何家咀的生态混合种养基地和位于张家湖的千亩芡实基地今年也陆续开工,14户贫困户在基地投工投劳,让脱贫致富成为了可能。新湖村的产业发展能获得这样的成就,一方面源于新湖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而邹俊龙就是其中之一。张家湖圩堤标准化建设的时间较早,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高,但一直以来,因为涉及面较广,土地一直没有全部流转出来,村里的农业产业招商也一直被延期搁置。2017年,余干一客商带着满满的投资热情联系到新湖村,邹俊龙察觉到这次机遇必须要把握住,一方面也是将新湖村的产业经济壮大起来,另一方面也为新湖村脱贫攻坚添砖加瓦。在了解情况后,他立刻到张家湖村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当时,村里有一半以上的群众表示答应,但也有部分群众因为利益问题一直左右为难,不予支持。在张家湖村开群众会的那天晚上,邹俊龙一马当先,当场拍板将自己的五、六亩土地流转出去,村里群众受其感染,也纷纷赞同此事,后面虽有几户比较固执,但经过镇村干部的多番工作,也终于做通,这才有了新湖村今天蔚为大观的千亩美景。
真情融村,做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湖村人,邹俊龙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新湖村的群众也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自开展结对帮扶以来,他在乡间小道上来回穿梭,在村里结下了不少“穷亲”。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的他很少和家人有过欢愉闲暇,今年4月份,在女儿的再三恳求之下,他终于拗不过,答应带上妻子陪女儿外出旅游一段时间,本来请上了一周的假期,因为接到了村里的电话,他又提前结束行程,急忙赶回村里继续着自己的扶贫事业。新湖邹家湖村的邹文平是他结对帮扶贫困户之一,家中6口人,母亲常年多病,妻子离家多年未归,3个儿女中,有两个儿女在上小学,大女儿读完高中就待业在家,家中仅靠邹文平一人务农务工为生,大女儿没有选择外出务工虽然能够在家帮忙,但也加重了家中的经济负担。为解决大女儿的就业问题,邹俊龙多次与新湖村小、左里中小进行商量,在多次做工作后,学校决定试用一段时间,在试用期合格后,学校才让其正式代课。现在邹文平女儿在学校代课已近半年,试用期的表现也让她成功留了下来,这份工作也为邹文平家中减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邹文平多次上门感谢他,但都被他婉拒。
回首过去,展望新程,新湖村脱贫攻坚的栈道已完工过半,修建栈道的工人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但邹俊龙始终坚守在这里,基层扶贫路虽苦,眉间心头却乐开花,长长的栈道上,邹俊龙忙碌的身影还在继续着...(来源:都昌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