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长“息肉”“结节”的人,多半有5个习惯!其中1个还是癌症帮凶,别作死犯傻了

2022-11-29    来源:健康全说    阅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季,不知道你的身体还好吗?

其实,很多成年人打开体检报告时的忐忑,堪比当年打开高考成绩单。

特别是看到上面有结节、增生、息肉等字眼时,很多人都忍不住会犯嘀咕:为啥自己突然就长这玩意了?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身体长“息肉”“结节”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相关,下面小编就简单盘点一下——

身体长“息肉”“结节”的人,

多半有5个习惯!

息肉篇

息肉,就是人体粘膜面突出的赘生物,大多为良性,少有癌变可能,可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息肉的成因比较复杂,但一些不良习惯会加速息肉的形成,比如下面这几个——

1 爱吃高脂食物

现代人的食谱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

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不断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较少,会使人体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

同时,大量摄入的脂肪会刺激肝脏分泌更多的胆汁进入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有害的胆酸成分,刺激大肠产生息肉。

除此之外,常吃红肉或油炸食物也容易刺激胃黏膜,进而引起胃息肉。

因此,建议大家平日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无花果、豆类、大麦、茄子等,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降低息肉患病率。

2 长期久坐

长期久坐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延长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进而导致息肉的出现。

3 抽烟喝酒

长期酗酒不仅伤肝,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以及活化致癌物质。

有研究显示,饮烈性酒者,胃癌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2~9倍。

吸烟不仅对肺不好,对胃肠道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影响胃黏膜血供,不利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

除此之外,尼古丁、酒精还会对胃肠道造成持续性的刺激,诱发胃息肉、肠息肉。

结节篇

结节,是一种圆形小突起,常生长于体表或人体组织,根据大小、形态、生长速度可推测良恶性。

除了遗传等因素,长结节的人大多有以下2个习惯——

1 经常处于不良的情绪中

中医认为,结节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都是痰、淤、湿、邪气凝结而成的。

人是一个整体,正常健康的情况下,津液、气血沿经络、脉管循环不断。

生活遇事不顺无法解脱,生活、工作的重压导致情绪变化,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

肝郁气滞,人体的“气”就不通畅,推动不足,产生痰、淤、邪、液等,最终凝结成有形之物,也就是结节。

总的来说,结节的产生,大多和人的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悲观、焦虑的人,容易有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

2 熬夜

还有很多结节患者是熬夜“熬”出问题来的,以甲状腺结节为例。

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通过甲状腺的基本结构——滤泡产生、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参与全身代谢,包括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合成等重要且频繁的生命活动过程。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常表现为代谢变慢、疲劳、营养不良等,就是最直观的表现。

你熬夜,甲状腺就要陪你熬夜,因为生命活动离不开它。你第二天早起上班,甲状腺也要继续跟你一起工作。 

时间一长,甲状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功能就会下降,就要产生代偿,慢慢增大,甚至有些滤泡发生恶性病变,甲状腺结节自然随之而来。

此外,从中医角度来看,结节与肝脾的关系密切,而熬夜对肝脾的损伤也是很大的。

脾主运化,水、食物运化都靠脾。现代社会,人们不仅喜欢熬夜,还喜欢深夜吃夜宵。熬夜伤肝不说,吃夜宵的习惯也打破了脾胃功能。 

晚上本来要休息了,结果肠胃还要不断工作,饮食习惯不好,导致痰湿瘀滞,脾失健运,最终引发结节出现。 

预防或调理结节小贴士:

预防结节,注意情志管理,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是重中之重。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最后要提醒大家,查出患有息肉或结节的,不必太过焦虑,注意去医院定期复诊,不要轻信那些不正规的医院,也不要迷信所谓的消除息肉/结节“神药”,放宽心态,该治疗治疗,该检查检查。

(来源:健康全说)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广电阅读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财经资讯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