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九江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和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决策部署,将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强力推进,围绕营商环境优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先后落地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九江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大力推进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力推进“一窗通办、一事通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在全省首创集“市县一体、查办送一体”惠企政策平台,打通了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荣获第三届中国营商环境“亲清环境创新奖”;九江市一站式破产事务服务中心近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华中地区首个集约办理破产公共法律服务和破产公共事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一链办、就近办、全市通办”等3项改革举措入选江西“一号改革工程”30个典型案例;“九江市推进‘1+N’改革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经验做法被《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发……
优化营商环境之路,是不断深化的改革之路。通过重点领域的一系列改革突破,九江取得了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的阶段性进展,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市上下优化营商环境氛围浓厚,同时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既是九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成果,也是接下来九江继续进行营商环境优化的坚实基础。
案例一
深化改革优化服务 全力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近年来,九江市对标一流、创新实干,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切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省首创市县一体“惠企政策服务平台”。
抓改革促创新,政务服务迈入“一时代”。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大力实施“受办分离”改革,实现22家部门566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相关重要阶段,企业准入、准营、运营、变更、退出全生命周期五个阶段,推进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升级,全市已实现新生儿登记、医疗报销、不动产转移登记、企业开办类等124项“一事通办”;扎实推进工程建设一站式审批,市本级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65项事项入驻审批专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一站式报装、外线接入并联审批,在全省率先推行全流程“多测合一”改革,不断完善建设项目审批“豁免”事项范围,对64类项目减免规划类手续,有效破解开工难、审批慢等问题。
优服务提效能,便民利企推进“四个办”。持续推进“一门办”,市本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共1608项,涉及市直相关单位37家,除涉及安全保密等特殊因素未进驻外,实际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事项有1557项,进驻率为96.8%,实现只进一门,办所有事。不断完善“帮代办”,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党建+帮办代办”,努力打响九江红色“小赣事”品牌。大力推广“网上办”,全市96%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151个高频应用事项实现“无证办理”、3576个事项实现“减证办理”,在全省率先推出“医社保退费一件事”,实现医社保费退费事项“掌上可办”“全程网办”。积极推动“异地办”,加强与长江中下游三省六市的沟通衔接,九江成为全省首批“跨江通办”试点设区市,实现“跨省通办”事项126项、“省内通办”事项353项、“全市通办”事项366项。
强技术夯平台,线上线下服务“零距离”。在全省率先构建市县集“查办送”一体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基础上,又率先开通“惠企通”平台,大力推进惠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建立“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等机制,确保惠企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目前“惠企通”九江分厅累计线上兑现3.34亿元。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电子化。在全省率先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音视频监控自动刻录系统,率先优化改造专家自动抽取系统、管理评价系统,率先促成数字证书在线办理,提前实现政府采购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市本级招投标电子化率及“不见面开标”率达99%以上。深化拓展12345热线平台功能,打造了九江市市场主体问题建议办理工作平台,12345系统与“赣政通”对接、与110报警服务台互联互通、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2022年全市累计产生评价数据551.02万条,满意率99.99%。
案例二
以“1+N”改革创优通关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九江市以“1+N”改革(“1”即口岸扩大开放、“N”即离港确认、中转换装、区港一体化、直提直装等)为抓手,打出系列组合拳,致力打造成本更低、通关更快、服务更优的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九江开放提质提效、外贸保稳提质。
今年1~9月,九江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716.47亿元,同比增长49.8%,其中进口117.95亿元,居江西省第2位;九江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5.6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0.8%,在中部综合保税区中增速排名第1位。
以“口岸开放”促平台能级提升。6月29日,支持江西省智能化程度最高、吞吐能力最强的集装箱专用码头九江红光国际港首票外贸集装箱业务正式启运;8月23日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和彭泽港区通过江西省预验收组验收,今年10月按期完成九江港口岸瑞昌港区和彭泽港区扩大开放验收工作,实现152公里九江长江岸线 “一口岸三港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九江港打造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港。
以“离港确认”促通关时间压缩。积极参与长江中游三地海关协同工作机制,6月1日推动江西省首票,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首票水运进口转关“离港确认”新模式顺利通关,截至9月底采用“离港确认”模式转关单共893票,覆盖率和运行成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试点以来,采用“离港确认”模式扣除国内运输段后平均整体通关时间27.93小时,相比非“离港确认”模式压缩比例达33.3%;口岸作业环节由“串联”改为“并联”,平均口岸作业时间36.03小时,同比压缩37.46%。
以“中转换装”促航运效率提速。依托鄂赣湘三地海关关际合作机制,将九江城西港打造成为进出口货物中转换装港,推动港口经营主体免除长江上下游集装箱货物在九江港中转装卸费,让更多货物在城西港进行中转换装。
以“区港一体化”促优惠政策叠加。将口岸延伸至综保区内,打破区域、地域限制,助力九江综保区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实现区港政策叠加、融合发展。1月至9月通过“区港一体化”模式申报进出口货值4.59亿元,占九江综保区物流业务的76.6%。
以“直提直装”促通关模式优化。积极拓宽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新型物流作业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选择。今年江西省首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均在九江港落地,减少了集装箱在码头内吊装次数和滞港时间,实现了货物通关“零等待”,有效降低了进出口货物在九江港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
案例三
一链办、就近办 推动“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一站办结
为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便利度,九江市推行“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一链办、就近办、全市通办,将多个服务事项整合为一,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创新窗口办理模式,实现“一链办”。市营商办、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市行政审批局积极协调水、电、气等市政公司,利用技术手段,依托“九江市‘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数据信息多部门内部流转,办事群众只需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时一并提交水、电、燃气账号,由市“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将相关信息分别推送至水、电、气等公用服务信息系统,便可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过(开)户“一链办”,真正做到“多件事一次办”。
推动业务网点下沉,实现“就近办”。除市本级大厅外,在浔阳区、濂溪区、经开区、庐山西海设不动产登记办理处,实现“五区一体”,全市企业群众“就近可办”不动产登记,节省时间和成本。
搭建全市统一登记系统,实现“全市通办”。全市所有县(市、区)的不动产登记系统均已实现了互联互通,不动产登记“异地可办”做到全市范围内不动产登记统一数据、统一标准、统一服务,不动产登记由原先的“全城通办”升级为“全市通办”,结合电子签名系统,更是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全网通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不动产+水电气”一链办依托信息化支撑,不断压缩业务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实现19项高频业务一小时内办结,注销登记、查封登记、不动产查询即来即办、立等可取,在法定登记时限上压缩近95%。精简优化办理事项,减少办事环节92个,精简材料18项,其中减少3个环节及以上的办理事项有17项。
案例四
税费服务不出圈 全域构建“10分钟税费服务圈”
九江市税务局以智慧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立体式、多元化税费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涉税业务就近可办、多点能办、随时快办,全力打造具有九江地域特色的“10分钟税费服务圈”。
绘制服务地图,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服务区域内搭建以各县区办税服务厅为服务主厅、各税源管理分局服务室为服务分厅、24小时自助服务点为服务微厅的三级服务网,全市共建立系统内服务厅(点)55个,将所有办税网点绘制成VR全景式办税地图,纳税人可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即时查找最便捷的服务网点,实现“多元搜索、线上可视、便捷导航、就近直达”。打造“税务+社区”“税务+党群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合作点;有计划、分批次将办税服务功能事项嵌入银行自助服务终端,实现 “家门口办税”;在大型综合体、航运中心、重要商圈、重点园区等地,设置“税务+”合作点,促进重要商圈快捷高效运转。
构筑服务网络,以网路代替马路。优化非接触式办税体验,引导纳税人缴费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建立规模强大、功能齐全的网上办税服务中心,确保前移审批事项即时办结、远程问办辅导即时响应、线上发起业务即时受理。今年6月至9月,全市共简化办理1109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缩短审批事项办理时间达40%以上。全力推动“税直达”创新项目落实落地,截至目前推送定制化“税费政策”礼包共计117273条,根据标签精准施策185户次纳税人。
设置服务专区,以转型推动升级。对全市的办税服务场所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有序推进全市办税服务场所从传统实体办税向自主智慧办税转变。在各办税服务厅创新建立“数字经济服务专区”“支柱经济服务专区”,为数字经济、支柱产业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目前在已试点建成的数字经济服务专区,日均可受理业务量达300余件。全面落实跨区域事项办理,实行跨区域税费业务通办互认与同办定标机制。一年多来,全市共受理通办同办业务18454笔,有效节省纳税人50%以上办税时间。
案例五
“不见面开标”“掌上交易” 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近年来,九江市纵深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着力促进了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实施“不见面开标”,实现“交易不见面”。目前,九江市本级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率100%及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99%以上,今年1月至9月“不见面开标”不到场投标企业7.77万家,节约费用约4200万元。同时,督促各县(市、区)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工作,九江市第三季度全流程电子化率有望达到100%,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
推动“掌上交易”,实现“零跑腿、零见面”。积极开发“掌上交易”平台,所有业务可以在移动设备上申请、办理、查询、咨询、通知,重要订制信息精准推送,投标人可移动参与“不见面开标”。同时,与九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见面开标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相关不见面开标和询标、谈判、磋商信息的交互,方便投标人在交易APP进行“不见面开标”和进入不见面磋商谈判系统与专家进行沟通。
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异地在线、网上评标”。为了确保疫情期间交易活动“不断档”、服务“不掉线”,九江市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行远程异地评标后,等候专家的时间,由以前传统方式3个小时压缩至1个小时。此外远程异地评标有助于打击“熟人评标”“人情评标”、专家参与围标串标等乱象。据统计,2022年1月至8月,九江市本级远程异地评标125宗,交易额达到27.16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久久为功不懈努力。接下来,九江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直面问题不回避,下大力气补短板,加压奋进、强力攻坚,力争再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叫得响、有影响、可推广的“九江经验”,努力实现九江营商环境“全省作示范、全国走前列”,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最优营商环境保障。
(来源:江西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