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广网讯:(贺平)博士,字面上可理解为“博学之士”。在教育欠发达的年代,博士大多存在于高校或科研院所,与普通百姓似乎有些距离。现今,肝病学博士沈国俊,不但入职基层的九江市三医院,而且在服务群众健康的临床一线,为博士添注了“博爱之士”的新内涵。
2017年8月,56岁的刘先生因肝衰竭,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一周后,黄疸没能控制,继而出现肝昏迷。心急如焚的家属,打听到沈国俊博士,立马将刘先生转入九江市三医院重症肝病科。情况危急,入院当天,沈博士就为其实施了人工肝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治疗。第二天,患者的意识逐渐转清,黄疸明显消退。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功能代偿不全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消除诱因才是治疗的关键。没有止于“立竿见影”的沈博士,每天查房三次,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直到1个月后病情完全稳定。在刘先生眼里,沈博士是恩人,是亲人,出院时,他将一面写有“视患如亲,医术精湛”的锦旗,“恭敬”地送到博士办公室。
乙肝是我国社会负担最大的疾病之一,母婴垂直传播为主的家族性传播,是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阻断母婴传播,被称作乙肝阻击战的“头阵”,沈国俊博士2015年开始投身“全国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公益项目。黄女士,今年30岁,妈妈生她时把乙肝病毒传给了她,5年前,她生孩子,虽然做了母婴阻断,但没能成功。前年底,她又怀孕了,因为怕再生一个“乙肝宝宝”,慕名找到沈博士。检查发现,黄女士为乙肝大三阳,病毒水平很高。在沈博士的全程管理下,黄女士怀孕28周时开始用药,去年9月成功产下一名健康男婴,1周前婴儿采血体检,明确没有病毒感染。2015年至今,沈博士已成功完成乙肝母婴阻断200余例,被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评为“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先进个人。
加强慢性病患者的跟踪管理,给予持续的健康指导,是延伸医疗服务的内容之一,九江市三医院将这看似不重要的重要任务交给了沈国俊博士。兼任随访科科长,沈博士不仅着力搭建科学的医患交流平台,还坚持对自己经管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都昌的王婆婆是他医治过的一个患者,出院一个月后,沈博士给王婆婆电话,也许是有“被电话诈骗”的经历,也许是接受过“防电话诈骗”的教育,王婆婆要么不接听电话,要么直接挂断电话。沈博士又试着发了几次信息“自报家门”,仍不见回应,对王婆婆身体状况的牵挂,甚至成了沈博士心里的一个“疙瘩”。一直到回湖口老家,“绕弯”去都昌看望了王婆婆,沈博士这个“疙瘩”才得以解开。
“博学”是社会所需,“博爱”是社会所需。人,生于存于世间的价值,就是爱。爱,就是责任,就是牵挂,就是给予,就是坚持。生存之义,也是沈博士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