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加速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纪实

    阅读:

九广网讯:(九江e媒)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但行走在永修大地,看到的是火热的生产建设场景:华林汽配产业园、银河表计等重点企业生产红火,县外国语湖东分校、白莲湖改造提升等城建项目建设提速,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人精神振奋。

过去的2017年,永修紧紧围绕“五大定位、八大工程”,主动融入赣江新区,坚持以大招商培育大产业,以大平台聚集大项目,以大资本撬动大发展,以大投入改善大民生,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实现生产总值159.27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财政总收入24.01亿元,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16.33亿元,同口径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276.2亿元,增长1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5亿元,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37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9元,增长9.3%;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增长14.25%。经济社会发生着悄然巨变,多项指标位于全市前列,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赢得群众点赞。

1

新型工业发展捷报频传

近年来,永修始终把做强工业视为安身立命之本,以项目为主抓手、以园区为主战场,奋力推进新工业发展,工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瞄准上市企业、上下游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行重点招商,依托赣江新区品牌优势,加强招商宣传推介,推进产业协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吸引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全年新签约项目139个,合同资金459.86亿元,为历年之最,其中新引进有机硅、高端装备、新型电子、孵化器“3+1”产业项目81个。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45条,成立企业带办中心后,又在全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29个部门、230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标志着永修进入“一个机构管审批”的崭新时代。还制定了“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成立工业投资公司,设立2亿元工业创业投资基金和16.8亿元新能源投资引导基金,按照“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张时间推进表、一支督察队伍、一套调度机制”的“六个一”推进办法,采取PPP、EPC模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同时开辟新型工业化主战场,该县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启动马口产业园建设,完成6423亩征地任务以及4条路网建设,8万平米有机硅孵化基地厂房主体部分封顶,通过依法清理6家“僵尸企业”,为好项目落户留足空间。此外,今年该县重点聚焦工业提升,推动马口产业园初步成形、技术创新继续提速、腾笼换鸟全面启动、现有企业和项目发挥效益,加速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

目前,投资40亿元的中车智能交通产业园完成公司注册,过渡性生产区即将投产;25.5亿元碧水源环保产业园项目正加紧筹建江西省首家环保产业投资公司;星火有机硅年产能突破5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9亿元,全面扭亏为盈;银河表计二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卡博特公司连续两年上缴税收近8千万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完成工业固投262.8亿元,增长17.1%;工业增值税3.52亿元,增长75.2%;预计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增长60.8%。

2

城市形象彰显崭新魅力

围绕打造赣江新区城市中心,去年以来,永修坚持做路网拉大城市框架、做基础完善城市功能、做品味提升城市魅力,奋力推进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彰显新魅力。

该县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湖东新区,累计实施政府投资项目33个,引进社会投资项目7个。新职教中心投入使用,湖东医院全面复工,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汪家山路、湖东大道等11条路网均已完工;县文体艺术中心、建华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江西省金蓝领职业教育培训园启动征迁,一大批高职院校正对接入驻,新区集聚效应增强。通过投入1.2亿元,实施城市创建项目28个,解决了路不平、灯不亮、车难停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建好城市时,科学管理经营城市,该县投资8000余万元,启动“智慧永修”建设,投入700余万元,改造城区道路交通设施。理清城市公交股权,重新规划公交线路,启动公交运营重新招标。对城区环卫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整治城市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现象,严禁城区燃放烟花爆竹,还路于民、还净于民。同时,美化提升镇村环境,推进艾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项目,恒丰、三溪桥等集镇改造成效明显,柘林、艾城、三溪桥、白槎等乡镇获评第二批江西省生态乡镇;完成191个新农村点建设,打造了梅棠山泉垅组、白槎大坊组、云山吴田组等一批精品示范村庄。昌九大道永修段、梅棠至司马沿线环境整治成效初显,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

3

现代农业打造发展高地

该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强基固本、惠农富农,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该县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完成核心区5300余亩土地征迁工作,签订投资30亿元的农业园建设框架协议。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9个,新增农业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家庭农场103户;成功创建“永修香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有机食品企业1家、绿色食品企业1家、无公害食品企业4家。“云居生态中华鳖”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柘林湖香米、云居大米被评为“中国好粮油”产品。启动6.8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效益和农民收入。

同时,今年该县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水果、蔬菜、水产等五大农业产业,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整合,提升永修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改革创新释放出新动能

去年以来,永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抓改革促创新,发展难题得到有效化解,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该县深化各项改革,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不动产登记中心建设。强化“放管服”改革,调整行政权力22项、取消27项,推行“多证合一”,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通过“财园信贷通”“助保贷”“财政惠农信贷通”“倒贷基金”帮企业融资7.33亿元,中绿恒草坪科技在“新三板”挂牌,实现永修上市企业零突破。破除影响项目建设速度的系列问题,成立企业带办中心,压缩项目审批时间。妥善处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招商引资历史遗留问题做法得到刘奇省长批示肯定。此外,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该县组建了有机硅产业联盟,引进世界前200强企业思科公司成立产学研究院,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博能集团合作建设新经济孵化器,新增“双创”基地面积达9.2万平方米,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与此同时,不断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该县成立农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立10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基金,编制了云居山整体开发总体规划,完成了山下集散中心土地征收;环云居山全域旅游、吴城全域旅游正在编制项目规划。中车ART智能交通旅游观光示范线、易家河特色小镇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永修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先进县”,柘林镇被评为“江西省美食之乡”“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50余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60余亿元,同比均增长15%以上。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投资15亿元的五洲国际建材家居汽配城项目加速推进;引进爱施德、多来点2家网络小贷公司,绿色金融实现突破。现代智慧物流园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星火电商产业园二期全面完成,全年新增商贸物流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57亿元,电商产业风生水起。

5

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修的奋斗目标,为此,永修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优先安排民生项目,优先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

该县持续推进民生工程,2017年民生支出达17.65亿元,其中县本级财力支出8.74亿元,是投入最多的一年。实施棚户区改造2897户、33万平方米,为永修历史上改造最多的一年。扩大社保覆盖面,县财政安排资金3800余万元,为2387名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为2.17万人发放低保金7678万元,增发515万元;为643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276万元。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116所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公有化建设,免费救治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尿毒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1047例。新建农村公路215公里,维修县、乡、村道路22条,实施农村危桥改造8座。目前,316国道永修大桥、县城至星火工业园快速公路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启动建设。西一路农贸市场、西苑商城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县新殡仪馆完成搬迁。出台了《云山水库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城区第二水厂建设正式启动,江上大屋水厂、梅棠枹桐水厂、滩溪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启动实施。为帮助贫困群众摘穷帽,该县打好精准识别、结对帮扶、基础建设等组合拳,投入资金1.1亿元,其中县本级财政资金5000余万元,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实施帮扶项目158个,预计实现2704人脱贫、2个贫困村摘帽。

增加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该县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消灭V类水专项整治,实施星火污水处理厂一级B提标改造和县城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等工程29项。扎实落实“河长制”,全县60座小(2)型以上水库完成退养,245户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拆除搬迁。启动20家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工作,公共机构能耗下降 26.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吨。全年造林绿化2.15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守护永修的蓝天碧水。

砥砺奋进谋突破 继往开来攀高峰。2018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永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始终坚定五大定位、实施八大工程,融入赣江新区,着力转作风、强服务、优环境,聚焦工业提升、城市繁荣、乡村振兴、创新改革、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加速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前行步伐。力争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