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上午10:00,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30多所学校领导及旅游专家共100多位参加新时代·江西旅游教育的论坛,九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谭晓峰主任在论坛上分别从国学与九江的渊源、在九江发生的国学史上标志性事件、九江在国学上的贡献、全域旅游时代研学游、以及跟着诗词游九江这5个方面发表了“国学与九江”的看法。
国学与九江的渊源
“国学”这个概念九江历史上就有,南唐时期九江白鹿洞书院就被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学,兴盛一时。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书院之一,曾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白鹿洞”三个字是因为唐代诗人李渤豢养白鹿于此陪伴读书而得名。
公元1179年,集有理学大成者朱熹来到这里振兴白鹿洞书院。800多年前,白鹿洞书院又开学了,第一个登上了这里的老师便是朱熹本人。从此刻开始,白鹿洞书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朱熹推行的诸多教育理念,为后世人才培养塑造了重要的模式。《白鹿洞学规》成为影响中国教育几百年的最高法则和唯一准绳。这里留下了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家的哲学思想。陆九渊在与朱熹"鹅湖之会"不欢而散后,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那种胸怀视野超越了俗世孰是孰非狭隘争执。 白鹿洞书院在庐山市白鹿镇境内,掩映于参天大树下,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国学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佛学、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及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
国学与九江旅游,其人文事迹可以远溯至先秦时代。魏晋以降历代文人墨客激扬文字,赋诗作文赞赏九江名山大川,留下宝贵的国学。文章、游记、诗歌、书画、摩崖石刻遍于境内。人文风流,绵绵不绝。若晋六朝之陶渊明、慧远、谢灵运、陆修静,唐之张九龄、孟浩然、李白、白居易,宋之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朱熹、陆游、范大成、陆九渊,元明清之赵孟頫、李梦阳、谭元春、王士祯、陈三立、梁启超,现代毛泽东、郭沫若等,这些国学大师、文章巨公、诗坛巨擎,都曾激赏九江山水之美,留下大量名篇巨作。
九江是田园诗诞生地,山水诗策源地,山水画发祥地,千年理学开创地一一白鹿洞书院。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26年来到九江游山玩水,登上庐山,站在汉阳峰之巅,眺望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理的九江,并在《史记》中写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大汉阳峰上仍有大禹王台等遗迹。这是国学与九江旅游最早见诸文字,而又是《史记》这部经典宏著。
九江国学史上的事件
慧远大师公元381年来到九江庐山脚下,一呆36年,开创净土宗祖庭东林寺。几乎遍游了庐山南北,留下了一诗一文。诗《游庐山》“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翻?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其的修身之法影响深远。600余字的《庐山记》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的第一篇完整描述庐山景致600余字的散文《庐山记》。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更是中国田园诗的鼻祖。陶诗今存125首,文章12篇。刘宋王朝次年,陶渊明写出了一篇不足400字的短文《桃花源记》,恍然让人生得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感觉;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吗,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表现了遁世隐匿之心,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农家人。陶渊明辞官后可以闻鸡起舞,荷锄晚归。“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份超越世俗情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到自己的家乡九江,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公元461年,已年过半百的陆修静云游至九江庐山。遍历名山大川的他站在金鸡峰下,被山谷气象所吸引。道教崇尚自然,清静虚无。谷中的简朴寂然,正切陆修静的心境,于是他停下脚步,在此著书立说,采药炼丹,植松种竹,一住便是七年。收集整理道经共计一千多卷:《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在庐山南麓修建的太虚观,及至北宋,这里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宫观修炼场。陆修静卒于公元477年,弟子们遵照他生前的心愿归葬太虚观。其被追谥为"简寂先生",取于"止烦曰简,远嚣在寂”的意思,太虚观也更名为"简寂观",其遗址就在庐山脚下山坳中。
慧远和陆修静在东晋时代,在九江庐山完成了外来佛教的中国化和民间道教的殿堂化。然而,不得不提的是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三个人,在900多年后,成了明成化帝笔下的"一团和气"图。"合三人为一人,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说明了"儒释道"在九江庐山和谐共处。今人笔下的"虎溪三笑"图也是此意。
九江在国学上的贡献
九江的山水赋予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源泉,仅在庐山就留下诗词文赋16000多首。谢灵运是晋宋之际著名的文士,山水诗的奠基者和代表诗人。"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里莫不备尽。"执著于山川优游审美,成为第一位将山水自然作为诗作并成功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公元411一431年,多次来到庐山游览,在九江生活一年多,还在石门涧筑有精舍与慧远是好友。多次游览庐山山水体验,引发诗人一首首描写庐山山水诗如《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入彭蠡湖口》。同一时期山水诗人鲍照的诗《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登香炉峰》。庐山山水成了他们创作灵感,开中国山水诗先河。
全域旅游时代研学游
东晋山水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山水画,被称作为中国第一幅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极大。他被九江山川美景吸引,遨游于庐山奇峰秀水之中,对山水之美有格外的体味,将自我对山水审美经验转化,升华为山水画——《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山水图》等。山水画形成和确立,始自魏晋南北朝,是魏晋风度的渗透,崇尚自然必然,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顾恺之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山水画鼻祖,庐山成了山水画发祥地。
跟着诗词游九江
谭主任以独特的视角向参会者推出跟着诗词游九江。
李白从他25岁到57岁,一生中五次到九江上庐山,这是一位痛饮狂歌扁舟破浪,乱发当风独行者。他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古绝唱,让庐山秀峰瀑布名扬天下。1200多年前,李白携夫人宗氏隐居于五老峰下的屏风叠,筑堂读书。远眺自己最为钟爱的五老峰时:“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横空出世。到了老年,李白再次登上庐山,以饱经风霜的心重新审阅,写下著名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太白之后,唐代另一个伟大诗魂白居易来到九江,做了四年司马。唐代经过九江的长江被称为浔阳江,江边是“黄芦苦竹绕宅生”的湿地。1200年前的一个秋夜,两个不曾相识的人在这里相逢,在夜色光波中为彼此的人生以及后世的汉语言文学留下凄美的夜曲。
白居易长诗冠绝全唐的《琵琶行》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成为每一个逆境中的旅客心底的咏叹。同时白居易还有春光与优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爱上了九江,就有隐居于此,终老一生念头。就在东林寺附近一处山凹,北傍遗爱寺,南靠香炉峰,筑了一个草堂——白居易草堂。在这里过着“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鹿林鹤是效游”的生活。写下了著名的《庐山草堂记》,“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字里行间渗透着喜悦和惬意。
自魏晋始,直至南宋,九江已经成为国学文化的多产地。在九江湖口石钟山,1084年,苏东坡夜宿石钟山而得的“石钟山记”,使得江边的一座小山"石钟山"名扬千古。在庐山脚下西林寺,苏轼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一出手,即成绝唱。对于面对官海,茫然不知前程的苏轼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不识人生和前途的真面目,后世莫衷一是。
“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王阳明参理星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行为,成为文殊台上的传奇之一。在庐山秀峰脚下,王阳明为平叛庆功撰写的记功碑就树立于此。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几句话,出自北宋思想家周敦颐撰写的名篇《爱莲说》。从此,就有了牡丹与菊花之外,另一种隐喻“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在九江的濂溪区、庐山脚下完成了这篇巨文。他对九江,对庐山十分热爱,其诗“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果不其然,在周敦颐辞官后,他并没有还乡湖南,而是永远留在了九江的濂溪区谭畈村。他的墓被建成了濂溪公园,也是濂溪书院的故址。
沁园春——九江风光
最后,谭主任的演讲在沁园春——九江风光 书画展示中结束。
沁园春——九江风光
九江风光,千里鄱湖,万里长江。
望匡庐上下,飞瀑布茫茫;
西海内外,叠嶂苍苍。
佛立东林,白鹿书院,贤母家风千古香。
衔钟山,吞滚滚长江,气象万千。
古城如此多姿,引文人墨客竞高吭。
忆渊明采菊,醉卧南山;
太白踏岭,对瀑飞觞。
一代雄才,大略毛公,
未把桃花源里忘。
观天下,数人文山水,
还看九江。
书法:谭晓峰
文字:谭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