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广网讯:(记者 胡志刚)随着去年11月份十里街道棚改“集结号”的吹响,十里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宋志国先在十里街道黄土岭村开展棚改征迁工作,后于今年4月份在刘家牌片区报到后立即投身于紧张的棚改工作中。两个多月来,他甘当“孺子牛”,带着责任、带着方法、带着真情,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棚改征迁工作中。
但在宋志国参与棚改工作之前,有一段时期在工作中因感觉待遇、编制等个人问题,经常闹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按照宋志国的原话就是:“工作中既然施展不开,没有一个好平台,那我至少要顾另一头呀,多忙家里的事!”
面对像宋志国这样的一批党员干部,该如何“破局”,如何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十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今年以来,率先在全市乡镇街道出台《关于在全街干部中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推行积分绩效考核的办法(试行)》,主要内容是以积分绩效考核为切入口,把考核与干部提拔使用、经济收入、评先评优表彰、外出学习提升等结合挂钩,形成了一个从政治、精神、物质等多方面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机制。这个机制的出台切实调动了街道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逐步打破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的大碗制,实现了工作格局新“蝶变”。
自从实行正向激励以来,十里街道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明显感觉到宋志国他变了一个人一样,先是主动报名参加刘家牌片区棚改工作,在拆迁户家做工作来的最早的是他,走的最晚的也是他;上户宣传有他,签订协议也有他,原本不熟悉拆迁工作的他变成了“行家里手”。
宋志国自从参加棚改工作后,深知一旦接下了这个活,就意味着与家庭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地投入到了棚改工作中去。他每天早上8点钟就赶到棚改现场,直至晚上11点才回家,为了照顾其他同事,有时会通宵呆在指挥部里值班,这些都是他主动要求的。“我家离的近,老婆只要知道我是在工作,就不会有任何怨言,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宋志国这样告诉记者。
十里街道黄土岭村党总支书记王学林作为宋志国的同事,在近期棚改工作中朝夕相处,与宋志国是很了解的,跟记者介绍到:“因为这里的拆迁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有本职的一些工作,经常需要两边兼顾,而宋志国因工作性质的问题,司法所的工作相对来说时间充裕一些,所以在刘家牌棚户区的工作的时间就多了一些,经常会提醒领导及同事一些可能疏忽的小问题,比如帮助一些已经签约的村民去催款,好让村民尽快的做好安置。”
受冷眼、吃“闭门羹”是棚改工作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的常态。起初,宋志国的工作总是碰壁,难以突破。在加上宋志国刚开始对政策的了解并不熟悉,凭着一份信念,经过一段时间对棚改相关政策法规及拆迁手续办理流程的学习,很快的进入角色。靠着一份耐力,他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走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宣传棚改政策、展望棚改愿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村民答应签订征收意向书,宋志国欣喜若狂,收获了信心。
十里街道刘家牌片区的征迁范围,户数是最多的,难度最大的,这里的城房加农房一起有两百多户。据记者截稿,刘家牌片区的城房已完成65户,共71户,农房的一百多户的工作还未正式开始,目前还在丈量面积阶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这里的居民,顺利的开展工作,将原先的菜场进行升级改造,因这里的居民很大一部分的收入依靠这个菜场,预计今年9月份完成全部的征迁工作。
宋志国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经常换位思考,非常理解拆迁村民的想法和需求,只要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村民的需求。征迁工作就是要动足脑筋,说破嘴皮,用尽脚力,用真心实意换取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棚户区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群众也看到了像宋志国这样的党员干部真心为民的身影,气顺了,心齐了,党心民心在棚改征收一线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