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落实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如何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11月23日,人民日报18版《代表之声》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游劝荣:
用法治力量守护好母亲河
新形势下,聚焦长江经济带建设,落实长江大保护,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加强长江大保护的良法供给。全面梳理长江保护法涉及的立法问题,加大流域治理领域一般法的立改废释力度,同时注重地方立法资源整合,确保法律体系内部规范严密、衔接有序、协调统一,增强流域治理系统性、协同性。
发挥司法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护航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服务保障长江“十年禁渔”,依法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健全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一体保护和修复。
健全长江流域执法司法协同共治的大格局。立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积极构建跨区域的环境司法协作体系,加强公检法司以及行政执法机关、流域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
营造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深化环境资源诉源治理,积极开展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全社会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
(本报记者 范昊天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市长蒋文定:
唱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旋律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建立跨省界、跨市域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深化共同预防和处置工作。要推动上下游联合编制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上游地区不同风险源、不同事件情景及可能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上下游地区共同商讨、科学制定拦污控污处置预案,统筹上下游水资源调配与水环境保护。
构建部门联动、多元共治的长江管理保护体系,切实解决因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而造成工作推诿扯皮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执法网络,统筹好水务、环保、公安等,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检查。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执法司法信息共享、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公益诉讼衔接、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督一体推进。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主体的付出成本和实际收益,实现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保护地区的合理经济补偿。要坚持省际共商,清晰界定各自权限、责任以及协同治理的对象、范围,共同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唱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郑少忠 周 欢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
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修复
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修复,亟须从多个方面努力。要推动建立健全省际生态环境协同保护长效机制,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落实流域联防共治。
关注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逐步建立完善综合考核机制。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开展联合研究,不断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健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扩大流域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动构建全面覆盖长江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森林、草原等生态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推广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经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平台,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将长江经济带丰富的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强劲的经济优势。
(本报记者 徐 靖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乌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阿依河分公司接待中心经理张尧: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呵护绿水青山,保护旅游资源。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从事的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其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好生态才能吸引游客。对旅游景区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生态环保措施。大江大河等旅游景区牵涉各个生态系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综合治理、系统保护,守好一江碧水,用江河生态“含绿量”提升流域发展“含金量”。
推动旅游行业绿色发展。要加强对旅游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厘清不同部门管理权责,完善行业政策,强化考评,提高违法成本,坚决避免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要通过旅游市场的良性竞争倒逼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中更好保护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刘新吾采访整理)
11月23日,人民日报10版
图片报道了九江永修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情况
永修县林长办护鸟队队员在鄱阳湖上巡逻
徐娅萍 汪顺英摄影报道(人民视觉)
永修县鄱阳湖湿地景色
程应明摄(人民视觉)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重要的越冬候鸟栖息地。为保护湿地资源和越冬候鸟安全,江西省永修县探索“林长+湿地候鸟保护”机制,县林业局会同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县林长办护鸟队为主要力量,通过水面巡逻、无人机监控等多种方式,对候鸟栖息地、迁徙地等重要区域进行全天候巡护检查和动态监测。
11月23日 新华每日电讯7版
强服务提信心 江西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提速
新登记民营经营主体不断增加,企业订单持续增长,科技赋能之路越走越宽……今年以来,江西各地通过完善政策供给、优化服务体系、推动创新升级等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想法子”——政策发力纾困境
入夜时分,走进位于宜春市上高县的江西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灯火通明,机器飞速运转,拣货、打包、贴单……工人们在成品线上忙碌。
“今年以来订单持续增长,加班加点发货是常态。”江西李子园食品相关负责人说。
订单、销售有增长,这是不少企业真实的收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西李子园食品并非个例,不少受访的江西中小企业认为,今年上半年整体表现好于2022年同期水平。
信心好转的背后是政策持续发力。今年以来,江西坚持把帮扶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落实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28条”,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努力让各类经营主体焕发活力。
聚焦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铜鼓县选派153名业务骨干,担任140家重点企业的营商专员,收集企业问题诉求,为企业投产、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跟踪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00余个。
为激发企业活力动力,奉新县加大入企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克服原材料、用工、物流等要素影响,同时,从加大税收优惠、推行租金减免、加大信贷支持等方面入手,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式,让惠企资金快速准确到达企业账户,精准滴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以前找政策,大多是同行交流时‘听’来,企业一趟趟‘找’来。现在是‘政策找企业’,足不出户就能收到稳岗返还资金补贴。”位于赣江新区经开组团的费森尤斯卡比(南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天骄介绍,赣江新区打通“数据壁垒”,“一键”智能比对,精准识别符合条件企业,补贴资金直达企业账户。
“搭台子”——实招硬招强信心
5月31日,江西永园阀门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先进智能工业淘门制造基地生产线项目取得备案信息表、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审批结果文书,仅花费三天时间,成为九江市柴桑区首个“多证齐发”项目,顺利实现“拿地即开工”。
近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召开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会,提出将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拿出更多“实招”,从宣传引导、准入空间、要素保障等方面注入更多确定性,促进更多民间投资项目落地实施。江西各地抓紧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涵养百舸争流的良好生态,让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大胆发展。
高安市聚焦问题做减法、围绕服务做加法,下发2023年《高安市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高安市进一步开展企业特派员大走访行动方案》,选派603名优秀干部作为营商专员,服务重点项目企业,累计入企帮扶2147人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36个;创新搭建营商环境指挥调度平台,20项政务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材料共享免证办”,24项简单事项实现“无感智办”,969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办”。
近日,上饶市信州区22名营商环境监督员正式上岗,他们都是区人大代表,大多从事与实体经济相关工作。监督员可通过微信、电话、信函、邮件等多种方式向信州区人大财经委反映营商环境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而在万年县,通过建立“1+5+1”帮扶机制、“全程代办制”“企业宁静日”“企业家优先”等一系列制度,企业发展实现“轻装上阵”。“我们还主动帮助企业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企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为落户企业跑订单、找市场。”万年县商务局局长柴继红说,一系列贴心到位的帮扶举措,就是要让民营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给路子”——创新升级谋破局
“能够建成国内纺织行业首个高密度单卷自动化立体智能仓库,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江西亿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雪琴介绍,在智能仓库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资金缺口,德安县政府部门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介绍“财园信贷通”政策,30个工作日后贷款直达企业账户。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创新研发,谋求更大的发展。”德安县高新区经济运行办干部岑经纶说。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逆势增长、承压前行,企业靠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受访企业家无不提及“创新”二字。
“能不能在产业赛道上取得突破,再引进1-2个龙头企业”“能不能通过挤一点、贷一点的方式,有效保障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日,在宜丰县重点提案会议上,参会政府和企业代表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提出推动竹产业创新升级的“十件具体的事”。据介绍,宜丰县正探索推进竹纤维、竹废料热电炭多联产等创新性项目,破解竹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难题。
真空炼密罐、二维运动混合机……近日,走进位于“中国药都”樟树市的江西纳弗堂制药有限公司制剂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正飞速运转,各种中药饮片经过提取、分离、稀释等精细化生产工艺,最终成为规格剂量、有效成分等完全一致的中药配方颗粒。
“聚焦中医药首位产业,我们向科技创新要活力,而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第一主体。”樟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聂娅娜介绍,近年来,樟树市鼓励中医药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申报,积极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目前,全市共有“揭榜挂帅”项目6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
“政府部门全维度、一揽子的政策支持,激活了企业的创新动力。”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唐生介绍,截至2022年底,昌兴航空共获得景德镇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十余项资金支持,总额达7000余万元,强有力推动了公司技改与研发创新项目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