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广网讯:近年来,瑞昌市不断调整水稻种植结构,大力推广“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稻鸭兼作”的生态农业模式,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闯出一条优势互补、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种养结合新“稻”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鸭声一片。在横港镇远景村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成片的优质早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田埂上还搭设了鸭棚,一只只憨态可掬的鸭子争先恐后冲向稻田。据合作社理事长范小敏介绍,早稻插秧的时候雏鸭进棚,半个月左右鸭子就可以下田作业了。
【瑞昌市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范小敏】
“栽插过后十五天,秧苗定株稳蔸后,就可以把鸭苗放入稻田,这样鸭子就不会损害秧苗,稻谷齐穗就要将青年鸭迁出进行棚养产蛋。”
稻鸭共育,是利用鸭子食草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起到活水、松土、透气的效应,促进水稻生长。这样以田养鸭,以鸭促稻,鸭稻共生,不仅解决了鸭子的饲料问题,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可谓“一举双得”。
【瑞昌市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范小敏】
“今年是我们基地实施稻鸭共育的第六年,鸭子在田里可以踏草捉虫,鸭粪排入稻田被水稻吸收利用,实现了肥料、农药少使用甚至零使用,同时还减少了人工管护费。”
随着稻鸭共育技术的不断探索成熟,合作社今年把这项技术全面铺开。稻谷齐穗后,这些长大的青年鸭将被“请”出稻田,在棚内进行养殖或出售。
【瑞昌市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范小敏】
“今年我们2000多亩水稻全部采用稻鸭共育模式,投入鸭苗5000多只,迁出时的青年鸭市场价格每只在25元左右,每只利润大概在5元钱。一增一减下,我们的利润每亩可以增加80元。”
2015年,瑞昌在九江地区率先试行“稻鸭共育”技术。2023年实施“稻鸭共育”面积2万亩。2022年实施“稻鸭共育”的水稻农药使用量减少48%,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标,保障了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来源:九江瑞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