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最好别指望子女养老,做好这3个准备才是大智慧!

    阅读:

《孝经》中曾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古时候人们信奉“养儿防老”,将自己老去后的生活,全部寄希望于子女。
 
但在现代社会里,类似的观念似乎已经行不通了。
 
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儿女们自顾不暇,能给父母的金钱和时间都十分有限。
 
虽然孝顺的子女不会任由父母独自飘零,他们会尽可能给予父母足够的关照,但这仍旧是杯水车薪,父母还是要早做准备。
 
人老了,最好别指望儿女为你养老,才能避免失望,同时给子女喘息的机会。
 
做好这3个准备,才是大智慧!
 
图片
 
01
 
 
为自己留一笔养老钱
 
不少父母赚钱都是为了孩子,为他们买车买房掏空一切,手中所剩的寥寥无几。
 
本以为晚年时子女们能够如数回馈,但多数子女都已经背上了房贷、车贷,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中,早就有心无力。
 
身为子女,要体谅父母晚年时的艰辛,但身为父母,也不要忽略现实。
 
如今这个时代里,人人都举步维艰,靠别人并不现实,靠自己才能走得更顺。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自己为自己留一笔养老钱,防患于未然。
 

正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垂暮之年,平时的日常开销尚可用养老金支付,但若是遇到病痛灾祸,手上没钱只会让自己遭罪,让亲人叹息发愁。

 
有这份钱作为保障,不仅自己可以活得更有体面,还可以在危急关头,把握住选择命运的主动权。
 
即便遇到子女不孝,或者他们无力帮助自己的情况,有养老钱托底,自己也不至于活得憋屈。
 
这笔财富,于己而言是底气,于子女而言是福气。

 

图片
02
 
 
给子女树立好正确的三观
 
《战国策》中曾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无论子女年岁几何,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孩子年幼成长之时,担心孩子无法健康快乐地成长,恨不能时刻陪伴左右,保护周全。
 
即便父母年事已高,也总是担心子女的生活是否顺利,生怕自己离去后他们遭遇风雨。

 

于是,有人为儿女留下万贯家财,有人则为子嗣攒下古董豪宅,只盼他们能生活富足稳定。
 
可于常人而言,财富之事可遇不可求,唯有正确的三观与严谨的家风,能够万古长存。
 
就像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位高权重,但从未落下对子女的教育。
 
虽然他的家族庞大,家产也足够后代开销,但他却执意不肯为子孙留钱财。
 
对此,曾国藩也有自己的考虑:
 
“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相比钱财,他更注重对子女的家风教育,将自己的平生所学,修订成《曾国藩家书》一书,直到现在读来,依旧受益颇丰。
 

有此一举,即便曾国藩死后,曾氏家族依旧代代出人才,兴旺了百年有余。

父母在时,子女可以在身边耳濡目染,学习生存之道,为人处事之理。

 
双亲离去,子女也能遵循过往的教诲,延续优良家风,传承正确三观。

 

图片
 
03
 
 
养好身体,保持健康
 
身体是最基础的资本,人无论在什么年龄段都应该养好自己的身体。
 
对于年轻人来说,身体免疫力足够强大,新陈代谢也十分高效,在注重健康方面并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
 
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可以说是每况愈下。
 
这个时候,养好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富贵和贫穷之间,只差了一张病床的距离。”
 

 

 
老年人卧病在床实在是一种折磨,无论有多少钱财有多孝顺的子女都无济于事。
 
百病缠身,不仅困住了自己,还困住了家人。
 
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是一个家庭不小的压力,人力物力皆需大量投入。
 
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从中年时期就开始做足准备了。
 
日常多锻炼,戒掉不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图片
 
 
岁月流逝,片刻不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老去。
 
靠着子女养老希望微薄,依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能有一个不错的保障,我们必须要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而不能“随波逐流”,只过今天不看明天。
 
(诗词天地)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