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明确的10件实事:民生大事、百姓要事、关键小事
该名负责同志向小编透露,根据《方案》精神,今年确定的10件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群众急难愁盼具体实事如下:一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全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亿元,财政预计贴息7.6亿元。二是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主要帮扶对象为城乡低保户、特困人员、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等困难群体。三是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主要为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的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照护和托养服务,对10000户以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四是关心关爱城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主要政策是按不低于省定最低标准确定机构养育孤儿、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并按新标准补发1月份以来生活费;五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工作目标是建成5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支持30家市县福利院和200家乡镇敬老院建设;六是加大婴幼儿入托补贴补助力度。财政主要根据普惠托育机构实际招收的托育人数和月数,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予以安排。七是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主要惠及对象为全省进入初中一年级、未满14周岁、未接种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女学生,预计有24.8万人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八是免费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务。主要为全省孕产妇及新生儿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九是开展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总体预计投资4亿元,搭建江西健康云平台、省级医学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和省级运行监管系统。十是加大自动体外除颤器投放力度。重点在市民服务中心、火车站、地铁站、大型商场等重点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00台。
10件民生实事总体特点:更加温暖、更有成色、更具质感
该负责同志向小编介绍,江西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系统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每年围绕就业和创业等八个方面,办好50件左右实事。随着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决策部署的推进,今年对民生实事工程进一步优化完善,主要是把原来每年的50件左右实事分成三类贯彻落实:第一,对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重点部署、重点督查,由职能部门具体抓好落实;第二,对国家部委有明确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或者执行政策的,由相关职能部门纳入常态化工作机制有力有效实施;第三,将人民群众关心关切、我省自主实施的政策措施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方案。今年的10件民生实事主要就是第三类事项,总体安排聚焦三个“点”。
一是聚焦重点群体,让困难群众日子更加温暖。坚持“雪中送炭”,注重兜牢底线,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如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等各类困难群体财政补助标准,在近年来我省低保、特困标准在全面排名靠前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我省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我省GDP和财政收入增速)提高保障标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将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20元,均达到每人每月100元;将机构养育孤儿、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220元、160元、160元,达到每人每月1820元、1360元、1360元等。以上政策将惠及180万人以上困难群众。
二是聚焦热点关注,让百姓生活品质更有成色。在就业、养老、托育、卫生健康等领域集中发力、综合赋能,积极回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如为应对就业困难问题,2022年我省出台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六类群体个人担保贷款原需个人承担利息部分全部予以免除,其他群体原需个人承担利息部分的50%予以免除,取得了良好效益,我省全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5.21亿元,发放量位居全国第二,今年将延长政策执行期至至2023年底。2022年,我省加大嵌入式养老院、城市助餐服务网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大大提升,2023年将进一步关注失能失智老人和乡镇居住老人,推进30家市县福利院实施失能护理改造和失智照护楼、照护单元建设,支持200家乡镇敬老院新建、改扩建、改造提升和消防设施设备改造。2022年,我们在全国首创婴幼儿入托补贴政策,推动我省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09个,较2021年2.39个大幅提升,今年补助标准将提高100元,达到每人每月300元;今年将继续在全省学校、企事业单位、市民服务中心、客运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大型体育运动场(馆)、大型商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00台,加上2022年超年度任务配备的828台,合计将超1400台,我们将用几年的时间实现我省每万人口配备一台AED设备。
三是聚焦试点领域,让民生幸福清单更具质感。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长期规划,在鼓励地方实践和探索的领域大胆尝试,让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转变为百姓“幸福清单”。如为加大宫颈癌防治力度,继广东、海南、西藏等省份后,在确保财政可承受的前提下,对全省进入初中一年级、未满14周岁、未接种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女学生,按照知情、自愿原则为其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为促进优生优育、减轻生育负担,本着包容、开放的原则,为全省孕产妇(不限户籍)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8项服务;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可及可享,开展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建设,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智能诊断、检查检验建议、处置建议以及合理用药建议。
该负责人向小编表示,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省财政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坚持开门纳谏、问政于民,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信箱等平台征集网友意见,并组织召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及基层代表评估论证会,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吸收到实事安排中。主要考虑有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一件事、一方案”,注重系统施策。聚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首次按照“一件实事一个方案”的原则,由省直责任部门制定10个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事的任务目标、实施内容、实施步骤、资金安排、责任主体、完成时限、保障措施,并公布责任部门领导以及经办处室联系方式,老百姓通过具体方案即可直接了解政策内容、弄懂申报流程、掌握评价方式,提高获得感和体验感;市县基层更加清晰、明了掌握实事筹备、实施、验收各环节职责和时间节点,通过加强上下联动,民生实事责任更实、管理更严。
二是坚持“边谋事、边排钱”,注重统筹谋划。坚持“谋事”和“排钱”有机融合,在政策谋划阶段,科学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脱离财力实际、超越发展阶段搞过渡保障,确保财力可承受、制度可持续。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强化省级在促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为落实民生政策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坚持“先试点、后复制”,注重品牌示范。锚定全面建设幸福江西目标,立足江西实际、发挥特色优势,主动把区域民生改善工作置身于国家战略中进行考量、谋划,对于痛点、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勇于探索、敢于施策,积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把试验变成示范,化特点为亮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品牌”。
“不管怎么调整,我们始终坚持民生工作的力度只强不弱,民生资金的投入只增不减,民生项目的数量只多不少,坚决把省委省政府对民众期盼、民心牵挂、民生幸福的关心关怀落到群众手上心里”该名负责人表示,“在省政府印发总体《方案》后,省民生办也迅速印发了10件实事的具体方案。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积极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压实责任链条,强化资金监管,精心实施好、落实好工作方案的预期目标,确保今年各项民生政策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完成任务,以实干实绩实效兑现省委省政府对民生的庄严承诺”。(九江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