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广网讯(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江梦如)每年冬季,候鸟便开始南飞过冬。鄱阳湖不仅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因林多、水好、地肥,每年占全球种群数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和70%以上的白枕鹤飞抵鄱阳湖越冬,小天鹅、白琵鹭、鸿雁等310种60多万只候鸟也会如期而至,鄱阳湖因此被誉为“候鸟王国”。
据了解,12月8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候鸟保护区同步对鄱阳湖区开展监测,统计到水鸟63种,共70.8万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白鹤4200余只、白枕鹤180余只、白头鹤80余只、黑鹳20余只、东方白鹳3000余只、青头潜鸭100余只、黑脸琵鹭3只。
从数据来看,多于2020年12月份在鄱阳湖区监测的越冬候鸟68万余只。可见鄱阳湖区越冬水鸟数量总体上稳中有升,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保持了一定的健康水平。
在冬季,候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道灵动优美的风景线,那九江又有哪些观鸟的好去处呢?记者了解到,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共设置观鸟点15个,其中九江有6处:永修县吴城镇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庐山市沙湖山,柴桑区东湖,都昌县朱袍山。这都是九江市绝佳的观鸟点位。不过也提醒所有的观鸟爱好者们,观鸟时与鸟类保持适当距离互不打扰,不要随意投食,文明观鸟。
吴城镇大湖池
大湖池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受胁物种、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的主要越冬地,此外还有濒危物种东方白鹳、易危物种如鸿雁、白枕鹤和白头鹤等,以及黑鹳、灰鹤、小天鹅、白额雁、白琵鹭等珍稀候鸟,是候鸟越冬的重要点位。
周珉/摄
吴城镇常湖池
这里具备最适宜候鸟越冬栖息的良好环境,基本保留了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每年到常湖池栖息觅食的候鸟种类众多,以鹤类(白鹤高峰期1600只左右)、鹳类(东方白鹳)、小天鹅、雁鸭类(高峰期有3万余只,主要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为主,每年候鸟数量在2至5万只左右。常湖池越冬候鸟的最大特点是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多、数量大,是鄱阳湖保护区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湖泊。
来源:新华社
吴城镇朱市湖
湖内动植物种类丰富,鱼虾众多,水草繁茂,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每年到这里栖息觅食的候鸟种类众多,高峰期白鹤有1700余只,另外还有白头鹤、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小天鹅、雁鸭类等。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鸟总数量维持在2万只左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都昌朱袍山
陈扶南/摄
柴桑区东湖
东湖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是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冬季来此越冬候鸟数万只,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青头潜鸭、白鹤、小天鹅、白琵鹭等30余种。其中,青头潜鸭最多时达753只,全世界仅1500只左右,并成为留鸟。每到冬季,前来观鸟的游客络绎不绝。
陈扶南/摄
庐山市沙湖山
湿地环境良好,吸引了大批珍禽候鸟前来觅食栖息。每年越冬鸟达150多种,这里不仅是濒临灭绝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的主要越冬地(据统计此地白鹤占全世界三分之二),也是其它鹤类、鹳类、天鹅等水禽候鸟重要越冬地;同时,还是鹭类、部分野鸭和雀形目鸟类的繁殖地、迁徙鸟类的重要驿站和中途食物补给地。
70.8万余只水鸟抵达鄱阳湖越冬 九江观鸟点位指南来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