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这个目标诠释希望!我市退捕渔民从靠水吃水,到共护一江清水

    阅读:

九广网讯(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桂训炜 庐山市台 夏雪星 濂溪区台 王前云)作为全省禁捕退捕任务最繁重的地市之一,九江禁捕水域广、退捕渔民多。在具体工作中,我市紧紧围绕“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的总体目标,全面抓实建档立卡、船网回收、渔民社保、转产就业、禁捕打违、市场整治等重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庐山市大塘村是典型的湖区村,捕鱼卖鱼一直是当地百姓的致富路。张相林1972年就跟着父辈捕鱼,去年下半年获悉长江鄱阳湖水域十年禁渔的信息后,他便积极转产就业,在鄱阳湖畔开起了一家生态渔庄。

庐山市生态渔庄店主  张相林:“去年12月15号盘的生态渔庄,我们庐山旅游发展起来了,可以带动游客到我们鄱阳湖观光,游玩了鄱阳湖,上了岸,有吃有住,我们目前解决吃的问题。以后我想开一个包括吃、住一条龙的服务。”

大塘村村支书也告诉记者,随着村里的市场主体增多,产业发展逐渐多样化,许多渔民早早转型到商贸服务、羽绒服装等行业。像正在湖面过驳作业的张勇康,通过转业,进入到船舶运输物流过驳行业,凭着过硬的技术,每个月可以拿到6000多元的工资。

庐山市南康镇大塘村村民  张勇康:“做这种事情(吊机),待遇环境都挺好的,毕竟安全系数比捕鱼要高一点,而且都是在家门口。”

在转产就业的过程中,不少渔民还走上了“养水护水”之路。濂溪区捕了30多年鱼的王第友就主动洗脚上岸,从“捕鱼人”变身“护鱼员”,他的两条渔船也成了巡护船。

濂溪区护渔队队长 王第友:“现在我们每天下江下湖比以前打鱼的次数还要多,要是发现江上有非法捕捞的、偷捕的、电捕的,我们就立即制止,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让他们过来及时处理。”

像王第友一样,同村的还有5位老渔民,他们组建了一支护渔队,每天再湖区清渔网、捡垃圾、劝阻非法捕捞者。

濂溪区护渔队队长 王第友:“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我们愿意上岸,愿意转行,愿意保护我们美好家园。”

实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的关键之举。我市在出台渔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同时,还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发展农业产业、创建渔业项目、强化创业服务,多措并举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34场,职业技能培训1176人次,职业介绍33266人次,实现渔民转产就业安置12892人。(来源:九江新闻头条 )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