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晶在辅导学生画画。(傅建斌/摄)
导读:虽已结婚生育,但她的脸上依然有着孩童般纯真的模样;虽然双腿瘫痪,坐在轮椅上的她依然对人生有着执著的追求……或许,这正是钟情艺术所产生的美妙效应!1990年出生的张海晶,这位浙江丽水女孩在邂逅爱情之后,来到了江西九江,随其丈夫在家乡都昌县大港镇盐田村生活,并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办起了美术培训班——为乡村孩子播下艺术的种子。
5月7日,记者前往盐田村,了解张海晶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张海晶的“女儿系列作品”。
意外致残,画画疗伤
张海晶介绍,她的家乡在浙江丽水景宁县农村。18岁在县城上高中时,在租住的六楼上不慎摔下,导致双腿瘫痪。
想到从此需要依靠轮椅行走,虽然初期内心非常痛苦,但从小爱好美术的张海晶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勇敢地从伤痛中走出来,前往丽水古堰画乡拜师学艺。
张海晶回忆道,“那时,我实际上是一边学习,一边养心。因为我知道,只有醉心于艺术,才能走出伤痛的阴影!”
20岁时,张海晶在丽水古堰画乡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画廊,并继续学习摸索。“我天天不停地练习画画。学习和画画成了我每天全部的内容。那时候,我的画作最高的卖出了4000元,最低的只有两三百元。无论画画,还是卖画,只要有收获,不在乎多少,我都很欣慰!”
缘于培训,情定绍兴
张海晶的丈夫但誉超生于1989年,也是一名残疾人,先天性右手掌缺失。
但誉超与张海晶一样有着坚强的心理,在九江一所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毕业后,留在了九江一家食品公司从事网络店铺设计工作。
有缘千里一线牵。2013年,为了提升自己,但誉超前往绍兴全国残疾人培训基地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电子商务培训,学习网络店铺设计。2014年,为了便于网上卖画,张海晶也到了绍兴全国残疾人培训基地培训。正好在这期间,该基地的老师邀请但誉超重回绍兴一起搞网店设计。或许是因为同样有着身体的残疾,或许是因为同样有着勇敢前行的心,缘分,让张海晶与但誉超这两名年轻人从相遇、相识到最终相爱了,当年他们俩就领取了结婚证。
2015年下半年,已有身孕的张海晶跟随但誉超来到了都昌县大港镇盐田村生活,2016年生下了女儿。
已经成为妻子、成为母亲的张海晶,依然没有放弃画画,仍然坚持艺术创作。女儿的诞生,更加激发了张海晶的创作灵感。近年来,张海晶把女儿作为表现对象,着手创作了女儿系列作品。她还有个美丽的心愿:“我想等女儿长大后,为她办一个画展。如果女儿大了也喜欢画画,她也可以画我,到时我们可以举办母女画展。”
搞艺术的人,并非全是外人眼里的狂放不羁。张海晶的精神世界,既有着个性的追求,又承继了传统的品德。如今,她把她的工作室取名为“但夫人工作室”,她的画作落款也随之从笔名晶晶变更为“但夫人”。
安于乡村,播种希望
在乡下,一名女孩尤其是残疾女孩画画,是能激起人们好奇的,特别是孩子。每次张海晶在家门前画画时,总有几个附近人家的小孩在旁边认真地看着。张海晶想,“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就能够接受到艺术熏陶,无论是愉悦心境,还是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格局和处世态度,都会有着良好的影响。美术创作的过程,追求静,追求美,追求创新,会令人在面对挫折、困难时更加冷静。而在这个偏僻的乡村,孩子们除了上学,其他时间就是信马由缰地玩耍,不可能有着接触艺术的机会。既然这些孩子喜欢看我画画,说明他们对此还是感兴趣的,我何不办个美术培训班,一来可以做农村孩子艺术道路上的领路人;二来也可以有所收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张海晶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丈夫和公公婆婆之后,得到了一致支持。家里人特意在正屋旁边盖了一间平房,作为美术培训班的教室。2017年暑假,张海晶的美术培训班正式招生,收费并不高,一节课20元,没想到最开始的时候只招到了一个学生。
“村里的孩子,父母基本外出打工了,几乎都是爷爷奶奶照看。在农村里,老人一般都觉得画画没出息,甚至觉得不务正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孩子想学画画,他们的父母也在外地通过微信把学费转给了我,但他们的爷爷奶奶却不让过来,我只好把钱又退给了他们。”说起这些,张海晶显得很无奈,“后来,盐田小学、盐田中学的一些教师把自家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现在,我的培训班里有20多个学生。”
张海晶对孩子们的培训很细致,根据年龄层次和兴趣特点设置了基础班、提高班、彩铅班、动漫班、素描班、水粉班。“看到孩子们画得有进步,我就非常开心!”
“以前,我比较擅长画风景,现在转向画人物。油画、素描,还有近年来兴起的彩铅,是我主要的创作手法。”张海晶说,“学无止境,我至今还在通过网络不断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提升自己的艺术功底。一边教,一边学,不断沉淀自己,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培养这些孩子们。”
张海晶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张海晶被授予九江市“三八”红旗手、都昌县脱贫攻坚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考虑到但誉超的情况,盐田村委会特意安排但誉超在村委会上班,负责文件、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谈到虽身有残疾仍自强不息,张海晶说,“我觉得这很正常,也很平常。我虽然是残疾人,但也要有人生的追求。我会一直坚持美术创作。只要在农村,美术培训班也会一直开下去。虽然收入不多,但我觉得能在这里播下艺术的种子,挺有意义!”(来源 长江周刊 李文艳 记者 陈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