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武宁等赣鄂边境一带的打鼓歌(又名锄山鼓),是一种民歌,是武宁山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诞生和流传下来的,是群众喜闻乐见、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是深深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中的绚丽奇葩。
武宁县的船滩镇、上汤乡、东林乡、澧溪镇、甫田乡等都是有名的茶乡,更是打鼓歌的发源地和流行区域。历史流传,古风犹存,相沿不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打鼓歌,顾名思义就是打鼓唱歌,是一种集体演唱的大型山歌。多演唱于挖地、锄山、摘茶、耘禾等劳动中。演唱时气势磅礴,群情激昂,紧密地配合劳动动作或节拍,以鼓伴歌,以歌和鼓,铿锵有力,声彻四野。它一般由一名鼓匠站在队伍的前面,击鼓发歌领唱。而队伍往往由十几人、几十人组成,一字排开,众人一边劳动一边答和。在演唱中,鼓匠是个关键人物,必须具有头脑清醒,口齿伶俐、粗通文墨、记忆力强,不乏幽默和随机应变的才干,他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歌词,做到三天三夜不唱重歌,而且要甩得开,收得拢,见人唱人,见物喻物,要适应农时季节和劳动项目的变化。特别是即兴演唱,要妙趣横生,情意盎然,适时地活跃劳动氛围,引起人们的猎奇心和新鲜感,借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鼓匠还如同一个指挥员,其鼓点敲得好,催得紧,劳动效率就必然高。有时见到劳动不出力,干活磨洋工的,鼓匠就走到他的面前,边打鼓边唱词,既有善意的批评,又有诙谐的逗乐,极大地活跃了劳动情绪,减轻了劳动强度,消除了疲劳,鼓足了干劲。
打鼓歌的演唱时间也特别长,从清晨出工到傍晚收工都有一套约定的程序。清早当人群到达劳动地点时,鼓匠就敲打一顿滚鼓,念上一段道白,名曰“起号”,预示劳动和演唱即将开始,起号歌词多是赞美词和谦恭语。接下来就是唱正歌,由四番鼓组成,谓之“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杀四番”,演唱时鼓匠和歌手都很注意时间的推移和场地的转换以适时地演唱歌词。最后收工,鼓匠还要向东家和大家说几句祝愿词和感谢话,名曰:“谢彩”。农忙时节,还有出夜工,打夜鼓的,此时篝火炎炎四达,歌声响彻四野,情景煞是壮观。东家一般对鼓匠都施以殊礼,甚至杀鸡款待,而鼓匠也不好独享,总是端出来大家吃,以示客气,为自己今后“出山”留下后路。
打鼓歌的歌词数量很多,内容丰富。有人统计约有万首以上,鼓匠们也有“梅花三百六,唱瘦一身肉”的说法,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乡风民俗等等,歌词多为散歌(其中情歌占了很大比例),但也有长歌,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歌词的形式和安排有其独到的地方,一般为五句、四句,但也有五句半、四句半的,有的歌词“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皆用,还加上重叠起束的衬词和感叹词,以显示地方风格和艺术持色,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总之,《打鼓歌》那高亢的旋律,那粗犷的气势,那流畅的节拍,那浓郁的生活气息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打鼓歌中有一部分是情歌,这些以茶寓意直抒情怀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的歌词写得非常贴切感人,情深意率,如“韭菜开花乱蓬蓬,妹恋情哥不怕穷,只要你我情意在,冷水泡茶慢慢浓,只要人穷志不穷。”(来源 长江周刊 文/闵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