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烟水亭

发布时间:2018-08-09 来源:九江广电报

九广网讯(文/高伟俊)柴桑几度沧桑,看血雨浇春,迎来万户红旗,千山碧树;

五老依然不老,笑甘棠酿酒,醉倒两行翠竹,一脉青峰。——题记

(一)在一个烟雨朦胧的暮春时节,我又一次轻轻地来到你的身旁,虽已时隔十度春秋。我感觉你虽屹立在烟波苍茫的甘棠湖一角,但依然是那么英姿小巧、素丽媚雅。你宛如江南的小家碧玉,九曲连亭,风姿独特;你不仅有“国色天香”的气质,而且有“飒爽英姿”的气骨。

走近你,就是走进了一段沧桑的历史;亲近你,就是亲近了一位历史名人的真性情。品味你,就是品尝着一杯芳香浓郁的绿茗;

你就是位于江西九江市城南甘棠湖的“烟水亭”。一个诗意的名字,将让我在梦中去追寻那一段千年的历史烟云;一个素雅的名字,将带我走入你缠绕繁复的“前世今生”。

原来千年之前,烟水亭的亭基是一个土墩,其状如一个月形小岛。相传曾是三国时东吴大都督周瑜操练水军的地方。后来唐朝著名文学家白居易被贬谪江州(九江)后,曾常来此盘桓,有诗云:“手把杨枝临水坐,闲思往事似前身”,后人在此建亭纪念,取他的《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于是取名为“浸月亭”。到了北宋熙宁年间,周敦颐来此游玩,见亭已毁,意恢复,其长子周寿代建,以“山头水色薄笼烟”的诗情,正式取名为“烟水亭”。明清时期,该亭建筑屡建屡废,到了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由僧人古怀募捐重建。到了清光绪年间,烟水亭建筑才形成目前的规模。建国后逐年保养维修,并建九曲桥通向湖岸。

其实“烟水亭”最早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百花亭”。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百花亭》写道:“朱栏在空虚,凉风八月初;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佛寺乘船入,人家傍水居;高高仍有月,今夜宿何如?”此后唐代诗人朱庆余有《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诗云:“闲携九月酒,共到百花亭;醉里求诗境,回看岛屿青。”在重阳节那天,秋高气爽,诗人陪着江州李使君以及一帮好友,携带着桂花酒,乘舟一起来到浸月岛上的“百花亭”,巨斛满觞,开怀畅饮,赋诗吟词,好不欢怡!酒醉之后,他们相扶上船,在月光朦胧中,诗人再次回眸岛上的“百花亭”,一种恋恋不舍之情油然而生。所以这首诗不仅直接写明了他们饮酒抒怀之处是江州百花亭,而且再次告诉人们百花亭是在湖中的岛上。另外早在南朝梁时,梁元帝萧绎也写有《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一诗,诗中有“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之句。说明在南朝梁时,烟水亭上垂柳依依,柳絮如雪花一样随风飘散。甘棠湖上夏日的荷花弥漫着清香,荷叶碧绿接连远方,荷叶上的水珠在微风吹拂下,如泻水银一般。

由此可见,百花亭在九江,又在湖中,那时的“百花亭”不就是现在的“烟水亭”吗?它的名字由最初的“百花亭”到“浸月亭”,最后定为大家喜爱的“烟水亭”。这期间经历了多少沧桑的历史时光,这期间又在亭中发生了多少历史故事,我们只能在似真似幻的历史遗梦中去寻味、去想象、去探索......

如今这座浸月岛上的建筑群可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人们习惯上称岛上整个建筑为“烟水亭”,其实每座建筑各有名称。左为翠照轩、听雨轩、亦亭;右为浸月亭和船厅;中间依次是烟水亭,纯阳殿、五贤阁、观音阁。这三组建筑既各有特色又互相联系着。

你进去后,会发现它的形式变化多姿,风格协调统一。庭院、天井内花木扶疏,秀石玲珑,清新典雅,让人产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仿佛到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又好像到了一个小巧的“世外桃源”。

(二)一座千年亭,浸染了千年的历史文化;走进它的内部,犹如翻开一页页散发着沉香的历史典籍。此时,我已经站在浸月岛上的船厅前方的周瑜点将台上。四周就是九江著名的风景点----甘棠湖,这时的湖水在四月暮春烟雨的笼罩下,显得娴静安逸,素颜如黛。遥想古时的甘棠湖曾与长江、鄱阳湖相连,后来建堤坝,使之单独成一湖,故如今的甘棠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望无际、苍茫辽阔了。

当我回转身,远望浸月岛中央的“烟水亭”后的“周瑜史迹陈列”展馆时,想到馆内三米多高的周瑜塑像和周瑜那携书挎剑的飒爽英姿,让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旌旗猎猎、烽烟四起、杀声鼎沸、云气飞扬、逐鹿中原的三国时期众多的英雄人物。其中一位骑马执戈、风流倜傥、英气凛人的吴国大将周瑜翩然而至……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他出身士族家庭,父周异,为洛阳令。周瑜长相俊雅,有姿貌,精通音律,时人呼为周郎。孙坚兴义兵讨董卓,他迁家于舒。与孙坚之子孙策同年,两相友善,后助孙策攻战。建安三年(198)。孙策授周瑜建威中郎将,带兵二千人,骑五十匹,战吴中。从攻皖,皆拔之,复进军浔阳(今九江一带),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治今南昌)、庐陵(治今吉安)郡,留镇巴丘(在今湖南岳阳)。建安五年(200),孙策死,孙权统其事。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时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带兵数千人入柴桑(今九江、星子县均在其境),周瑜追擒邓龙送吴。后一度驻军柴桑。

相传在周瑜驻军柴桑期间,浸月岛就是他的点将台。东汉末年,柴桑为东吴属地,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在此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兵南下,号称八十三万,追赶刘备,虎视东吴。孙权封周瑜为大督都,命令他率领水军在甘棠湖日夜操练,准备迎战曹军。那时的甘棠湖接通鄱阳湖、长江,水域辽阔,为东吴的一水上要塞。

遥想当年,甘棠湖上战舰云集,雄师队列,周瑜身披黄金铠甲,外罩素衣战袍,手摇令旗,调兵点将,雄姿英发。后他联合刘备,巧妙安计,大败曹军于赤壁,从而英名远著,威震四海。此后,周瑜准备与刘备进取西川(今四川),而在道中于巴丘病死,时年三十六岁。后孙权厚葬周瑜之后,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可见周瑜生时在东吴的地位有多崇高。

但在今世人们的心中,周瑜是个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形象。我想有这个偏见可能是受了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段周瑜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故事,书中说诸葛亮“三气周瑜”,最后周瑜气崩箭疮,死于非命。周瑜死时还说“既生瑜,何生亮?”我想若真是这样,此语让他的形象在民间人们的心中更丑化了。但我们必须明白《三国演义》是小说,里面有很多虚构的成分。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晋朝历史学家陈寿在他的《三国志•周瑜传》有这样一些记载:“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后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告人曰‘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再看另外在周瑜去世后的一段记载:“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一个气量恢宏,大度谦让之人。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让小说的情节曲折动人,就虚构出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典故,我认为他也有点“扬孔明抑周瑜”的偏见。

宋朝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名词《念如娇•赤壁怀古》中是这样叙写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读到此处,我们眼前怎能不闪现出一位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潇洒从容的青年将领周瑜的高大形象来?想当年他那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形象,多么令人艳慕呀!不是吗?他的英才美名,也曾让爱才的曹操心都动了,于是曹操就派遣九江的蒋干先生往见游说周瑜,但是凭蒋干有再高超的辩才,也无法说动周瑜那颗坚贞不渝、捍卫吴国的赤诚之心。蒋干退后,反而赞叹其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虽然一段沧桑的历史在甘棠湖的上空已如烟云般消散,但是一位儒雅从容、忠贞爱国的年青将领在烟水亭的殿堂中,世代享受着人们的瞻仰和崇敬,这说明世人的眼睛并没有被小说的虚构故事所迷惑,九江人民要让这位历史名人也成为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从而通过增加它内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世界更多的人来九江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观光。

是呀!烟水亭因多了这样一位风流倜傥的武将,更丰厚了它内在的儒雅气质。烟水亭也犹如一颗闪亮的辰星,在甘棠湖上空照耀着九江千年历史的风烟遗迹,从而闪烁着一道道璀璨的历史光辉。

(三)九江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绝不虚传,从现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来看,有十几篇是九江本地古代圣贤或其他古代名人抒写九江人情风物的文章,这相对其它省份的城市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而在旧时,烟水亭就是本城民众祭祀历史先贤的香火之居。浸月岛上的“五贤阁”内纪念的五位先贤和贤吏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刺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当我一踏进一古色侧门,迎面是一盆秀雅奇异的石头盆景。盆景呈长方形,石骨奇特,盆下有水,水中有鱼,锦鲤游于其间;径石上还有一青藤上悬,绿叶繁荫,蒙络摇缀,刚柔相济,好一幅江南山石盆景画。盆景右边的隔墙上有一幅宽约半米,长约一米的巨型瓷画,上镌画有“周瑜点将”的人物画像,看起来栩栩如生,好不倾慕!而瓷画对面就是“五贤阁”的展示馆。馆内左右中间都挂有五人的画像,每人画像的左右边贴有江西省都昌籍著名书法家曹端阳先生所撰写的贤士们的名篇佳作。一边重新品读那些名家作品,一边还可以欣赏到书法家那断金凿铁、古雅奇特的书法艺术,内心好不欢喜惬意。

我想,走入“五贤阁”,就是走入了一个安静闲雅的精神殿堂,品读名篇佳作,就是触摸千百年来五位先贤们高尚的灵魂世界,也是吸取人间最美好的精神营养,从而洗礼自己心灵深处的污垢,重新获得一个洁净明亮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虽然烟水亭的自然空间不是那么广阔,但是一走入它的内心深处,你就可以感觉得到它的一草一木,一台一石,一楼一阁中都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每到一处,都会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在等着你去寻找、品读……

走进纯阳殿,我看到了一个斗大的“寿”字字碑,字体苍古,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我听导游介绍,这个字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传“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当过浔阳县令,为九江人民办过不少好事。纯阳殿本是九江人祭奠神仙吕洞宾的殿堂,但是吕洞宾的塑像早已毁于兵燹,只在殿后留下一块相传吕道人亲书的“寿”字碑。“寿”字一笔九转,寓意“九转成丹”,也寄寓了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

另外在烟水亭石级两旁有藏剑匣一对,立于亭前石级两旁,有纳峰藏剑之意。记载:九江常遭屠城和匪寇骚扰,按照阴阳家之说,皆因郡城面对庐山双剑峰之刃直对九江市。书载:“宋乾道年间,郡守唐立方乃辟谯楼前地筑为二城,夹楼矗其上,谓之匣楼,曰:匣实藏剑”。后来遭毁。现在的石凿是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知县陈鼐扩建烟水亭时所凿的。

九江烟水亭经历了多少历史的沧桑,早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宴游之地。亭内有众多风格各异、文蕴高雅、情趣昂然的楹联匾赋就是明证。它们或叙事绘景,或抒情写意,联由景出,文景交融。我们游亭观联,也是乐趣无穷了。

我最喜欢的楹联有清末时都昌籍李乘时撰写在烟水亭门庭柱上的楹联“晚上孤亭,倒影一湖烟水;夜横高枕,声来九派风涛。”此联写出了作者在晚上品赏夜幕下的烟水亭苍茫景色,让人禁不住涌现一股股历史的沧桑之感。另外民国时期九江人张稀之改撰的一幅楹联“一水抱城南,烟霭有无,归舟渔唱苍莽里;双剑朝阁下,雨晴浓淡,依栏人在画图中。”我也很是欣赏,他不仅把古时的烟水亭描绘成一幅淡雅沧桑的“渔舟晚唱”图,而且也把今人游玩此亭的美好图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情趣逼真。

后记

最后我想用文化名人凌家成先生撰写的长联作为后记,以表我对沧桑烟水亭一份难于言尽的历史情感:

名位一时荣,试看古郡柴桑,历代坐镇诸公,道喝令行,殁世更谁知姓氏;

文章千载业,对此平湖烟水,几个谪迁过客,兴怀寄意,后生犹自抑风流。

责编:胡志刚

上一篇:“98抗洪”亲历记

下一篇:没有了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或“九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头条 | 报纸 | 三农 | 旅游 | 医疗 | 教育 | 房产 | 政企 | 财经 | 汽车 | 美图 | 视频 | 帮助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16008155号-3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主办

办公电话:0792-813337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4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